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丝绸之路论文范文写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中俄地区合作新机遇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丝绸之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中俄地区合作新机遇,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丝绸之路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丝绸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丝绸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建设法规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班组文化建设论文图书馆建设杂志

一、中俄关系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议程设置

2013年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当时虽然并未直接点明其涵盖的地理范围,但显然在这一设想中俄罗斯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实际进展与最初的预想有所不同.外部世界,包括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在内的亲密合作伙伴一度对它都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和疑虑.一种典型的错误认知是新核心—边缘论或曰新中心—*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要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重塑周边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使*欧亚地区国家在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边缘角色进一步固化,从而造就新的不平等交换结构.在此情况下,唯一从中受益的是崛起的中国.中国的合作意图甚至被误解为要藉由强大的经济实力重新划定周边势力范围并为中国成长为全球大国作地区层面上的机制铺垫.

西方媒体和决策界一度极度看衰“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其主要依据正是中国似乎首次在未和俄罗斯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独立提出了一个自身具有明显优势的新丝路.在西方看来,这意味着中俄在*欧亚地区的蜜月期行将终结,而矛盾、摩擦、战略紧张乃至冲突完全可能成为新时期这一组关系在该地区层面上的主要情境.在这一结论的背后,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方新倡议所涉及的核心地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在成员组成、地理分布和功能配置上都有很大的重叠,二者关系如何匹配就成为了一个无法绕开的关键问题.基于自身的历史经验,西方国家多认为,中俄竞合综合体今后的基本面将会是竞争渐渐大于合作.

*主席今年5月初对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欧亚三国的访问为中国与三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无疑是最大成果,可以称之为中国在本地区多边合作领域继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又一重大突破.中国与*欧亚地区核心国家的群体性发展战略对接正在并必将造就一个全新的地区合作模式和权力配置格局.

用俄罗斯新锐学者亚历山大·加布耶夫的话来说,中俄两国在此问题上迈出的一大步意味着俄罗斯首次体认到,丝绸之路对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及其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不构成威胁.这种实用主义立场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俄罗斯外交传统思维过于重视势力范围的一种纠偏,事实上为跨欧亚的新大陆主义合作网络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将为中俄关系在这一宏大地区的协调利益、疏导矛盾、规范合作创造良好的开端.

无论如何,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群体性地与中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谋求战略对接都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跨越.尤其是在中俄签署的对接战略中明确将构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作为一个远景目标更是绝佳的明证.各国后续如何对接或许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更耐心的对话,但基本方向设定后绘制路线图最多是一个要求高超技巧的技术活.在此过程中,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全体成员将会累积起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最终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推进落实.

二、中俄跨境跨地区合作的范式及其转型可能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毫无疑问为中俄两国开展更为广泛的全方位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性契机.其中,包括满洲里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跨境跨地区合作自然而然也身在其列.在相当程度上,这是比2009年两国元首批准上述两个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更为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在提到“区域一体化”时,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指向了两个基于不同路径的重要合作过程:一种是以政府间关系为基础,结果产生了国际协定和条约,也可能建立超国家机构的地区主义(regionalism)的自上而下式一体化,其典型案例是被当作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最成熟的欧盟成员国的跨界合作和整合;另一种则是以不同国家公司和个人之间的非正式互动,由此形成跨国贸易和投资网络的自下而上的一体化,即地区化(regionalization).显然,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参与的行为主体的属性,前者形成的合作网络是基于政府意志,而后者则往往不依赖政府支持,甚至在某些时候某些个案中受到政府的阻挠和限制.

这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促使笔者对中俄两国之间的跨境和跨地区合作有了更多的理论思考.在笔者看来,发展型一体化(developmental integration)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概括.它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将自上而下的政府干预和自下而上的市场规则相结合,但前者为主要驱动力,即“政府推动主导、市场运作为辅”的一个主权国家所涵盖的地区(往往首先是边境地区)或行业与另一个主权国家的相应地区或行业的各类生产要素的持久互动,以及在此过程中累积信任并促成更大规模效应的相互依赖、不断递进强化的合作类型.发展型一体化可以视为是地区主义和地区化的相互嵌套(overlap).在此进程中,国家(或者说政府)起到了“搭台”的功能,而企业(或者说市场机制)则在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契约获得更具体系性的促成生产要素相互交换的便利条件,从而在客观上既服务了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数据需求(GDP),也为企业盈利创造了更为优越的环境.

从中俄两国经济合作发展的轨迹和数据分析,发展型一体化模式是在都处于转型期、都具有计划经济经验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之中,相似政体之间自然形成的合作范式.它的出现、发展乃至自我强化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中俄都曾有过长期的计划经济历史,尽管走上了市场化道路,但都具有强烈的国家干预色彩,尤其是在产权领域,中俄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相比更为依赖东方式的权力—财产权制度,政府在对外经济合作中的功能被放大,并更多充当企业的庇护者.更为关键的是,中俄两国同时在2003年出现了“国进民退”的发展态势,这导致国有或国家控股的大中型企业在对外经济合作中的角色进一步上升.第二,中俄两国经济贸易的基本结构是俄罗斯更多提供原材料,中国更多提供制成品.双方在能源、资源等战略性项目的合作比重日益提升,其背后的实施主体往往是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客观上强化了政府的干预.第三,中俄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经历过以企业为主体的贸易时代,尤其在边境小额贸易等领域,但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历史记忆”.这导致两国政府在合作模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那些更具备实力、更具商业*的大中型企业,而非个体经济.此外,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都属于两国的边疆地带,特殊的地区区位导致了官方介入的程度更高.

结论:关于丝绸之路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丝绸之路网站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内蒙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地位和作用
[摘 要]“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部分,完全可以打破向北欧亚大陆隔阂,使欧亚各国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我国西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西部地区与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可谓向西开放的前沿带;向西开放是一个我国的长期战略。2013年公布的GDP排名,西北五省是国家欠发达地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加强海关国际合作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访问中亚四国期间提出的倡议,是我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方面的重要成果。海关国际合作作为丝绸之。

稳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2014年实现中俄双边贸易逆势上扬,对欧亚国家投资全面合作快速增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良好开局。2014年欧亚地区形势复杂多变,商务部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