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孔子论文范文写作 孔子问人不问马故事的教学解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孔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8

孔子问人不问马故事的教学解读,关于免费孔子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孔子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孔子论文参考文献:

孔子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和杂志社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绘本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关键词]孔子思想,故事解读,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3-O007-04

在孔子思想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常会引用一个源自《论语·乡党》的经典故事,以阐明孔子“仁”的思想.这个故事的原文是:“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马棚起火的情况下,孔子关心的是人,而非马;由此可见,孔子不仅主张“仁者爱人”,更是身体力行.这是教师教学的逻辑.但是,在今天,“问人不问马”是一个比较寻常的行为;如果哪个当权者在灾难发生时,敢于“问马不问人”,恐怕会受到不少的非议.在这种情形下,今天的学生真的能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出孔子的“仁”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就要从孔府马厩中的人与马说起.

一、孔府马厩中的“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仕鲁期间,当时孔子50多岁,职位应该是大司寇.

《宋书·志第八·礼志五》载:“《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逸礼》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宅壁中,其真伪历来就有争议.故此,天子驾六还是驾四,在古代长期争论不休.不过,自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发现以来,“天子驾六”便不证自明.这就意味着《逸礼》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那么,孔子该驾几匹马呢?孔子时任鲁国大司寇,其爵位有卿与大夫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按照清宦懋庸的说法,孔子的爵位为上大夫,按当时的待遇,他家的马棚,该有5辆车,20匹马.即使按照“驾三”的算法,孔子家的马棚也有15匹马.15-20匹马,需要多少人来养牧呢?

《周礼·夏官司马》记载:“凡颁良马而养.乘之,乘马一师,四圉;三乘为皂,皂一趣马.”也就是说,4匹良马需要5个人(4个圉人和1个圉师)驯养;12匹良马需要16个人(12个圉人、3个圉师和1个趣马)驯养.又载:“驽马三良马之数,丽马一圉,八丽一师.”即,16匹驽马需要9个人(8个圉人和1个圉师)驯养.以上均是针对王室之马而言.孔子身为诸侯国的大司寇,其家中之马当然无需这样精心照料.我们放宽些,假使1个圉人能照顾3匹马,孔子马棚中有15—20匹马,起码也得5-7个养马人.

这几个养马人,其身份地位如何呢?

《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皂和圉人都是养马的奴隶.皂为马厩而有员额者,因其衣皂色得名.圉人则身处社会最底层,因为在春秋时期的人们看来,皂是第五等级,圉人则在十等之外.无独有偶,《国语·晋语四》亦云:“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皂隶和官宰作为家务奴仆,排在庶人和工商之下,居于社会最底层.由此推知,孔子家的养马人,其社会地位应该不高.

二、孔府马厩中的“马”

前文已言,孔府马厩中可能有十余匹马.这些马,对于春秋时期的人,尤其是对于孔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1.作为“生命之物”的马

马,当然首先是活生生的一条命.在一些人看来,孔子作为圣人,理应仁爱万物,怎么能不问马呢?比如,韩愈就认为:“圣人岂仁于人,不仁于马.”当代学者马志林也认为,《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既然“孔子爱鱼而留有余地,爱鸟而不出其不意,更何况是作为驾车之用的马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可能是句读的问题.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认为,除“乎”字下绝句,还有一种可能:“一读至‘不’字绝句”.即:“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清武亿则主张这样断句:“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第二种看法认为,“不”字应该理解成“后”.马志林主张“不”应理解为“后”,正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后”应理解为“不”.无独有偶,台湾学者李敖也持这种观点.

上述两种看法虽然论证方法不同,但其结论是一致的,即:孔子先问人,后问马.但是,对于第一种看法,大部分学者认为没有训诂学上的依据.至于第二种看法,连作者都承认这“没有训诂上的先例可循”.

第三种看法认为,孔子的确没有问马,但这并不等于孔子不爱马.朱熹就是持这种主张:“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盖贵人贱畜,理当如此.”也就是说,在朱熹看来,孔子既爱人也爱马.之所以不问马,理由有二:一,无暇问;二,贵人贱畜.

2.作为“财产之物”的马

在春秋时期,马不仅是条鲜活的生命,也是重要的财产.《论语·乡党》载:“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此事当发生在孔子官至司寇之前.因为假如他官拜司寇,朝廷会为他配置车马,根本就无须朋友馈赠.当《论语》的记述者想要拿一个东西来比喻贵重物品时,他想到的是车马.对于朋友馈赠的东西,即使贵重如车马,孔子也不去拜谢.

那么,具体来讲,在孔子所在那个时期,马贵重到什么程度呢?《史记·管晏列传》载:“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晏子是孔子同时代人.这就意味着,在当时,用一匹马可以换一个奴仆.十余匹马,就相当于十余个奴仆.

当火灾发生时,仁义的孔子关心人,而不是作为贵重财产的马,这当然也是—种合理的解释.

3.作为“礼仪之物”的马

在春秋时期,马还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论语-先进》载:“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论语·先进》载,当听到颜渊病死的消息,孔子非常悲痛,连呼:“噫!天丧予!天丧予!”可是,当颜渊死后,其父请求孔子卖掉车马为其置办椁木时,孔子断然拒绝了.其理由是什么呢?“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孔子当过司寇,虽然已是退职官员,但孔子一直还是以大夫自居,并以此来要求自己.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孔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孔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历史是初中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枯燥乏味,因此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对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

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符合小学生这一学龄阶段的年龄特点,使英语学习更具趣味性,在小学英语教材中,英语学习重点主要以故事的形式出现,不仅吸引。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故事法教学
[摘 要]故事是传承历史、普及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课堂中运用故事法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探讨。

支遁养马故事之流变
摘 要:支遁养马的故事首见于《世说新语·言语》,支遁养马被人讥笑与僧侣身份不合,支遁反驳以“重其神骏”。此后这一典故频频出现于历代与马相关的诗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