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材料浏览

关于靡非斯特论文范文写作 浮士德中靡非斯特形象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靡非斯特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4

浮士德中靡非斯特形象,本论文为您写靡非斯特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靡非斯特论文参考文献:

靡非斯特论文参考文献 人物形象论文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提纲堂吉诃德论文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和《神曲》、《哈姆莱特》、《伊利亚特》并称为“欧洲古典四大名著”的《浮士德》,为我们塑造了两个鲜明的艺术典型:浮士德博士和恶魔靡非斯特.浮士德,这位老博士,他花一辈子的时间穷究学问,当面临晚景凄凉时却和恶魔靡非斯特签下协议,以自己的灵魂为条件,换取青春和爱情.当我看到郭沫若在《浮士德》的译后记中写:“歌德的一生努力凝聚成浮士德等”时,我回顾自己阅读《浮士德》的过程,发现自己并没有对主人公有什么特殊的想法.这也许是对时代背景以及歌德生平了解太少的缘故.而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恶魔靡非斯特倒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就像堂吉诃德离不开桑丘·潘沙一样,浮士德也离不开靡非斯特.如果说浮士德是歌德自身,那么,靡非斯特就是歌德一生无法摆脱的阴影.我认为,靡非斯特既是歌德所依赖的,又是歌德所厌恶的,甚至从某种方面讲,他就是歌德所难以言喻的一面.

将靡非斯特落实为一个具体的人物之前,不妨先谈谈作为抽象化存在的靡非斯特.靡非斯特,引领着浮士德走出一个人的书斋世界,走进属于两个人的爱情的“小世界”,又走进更加复杂纷纭的“大世界”.虽说他的动机在于用眼前的享受和满足诱使人类堕落,但却往往刺激了人类更大的欲求.设想一下,假若没有靡非斯特的出现,浮士德就不想去追求他心爱的女人,不想去建功立业,不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吗?我从书中读出,早在恶魔出现以前,年老的博士已经不甘于困死书斋,做一个瓦格讷式的唯技术主义者了.他要去爱,去追求.所以,靡非斯特更大的意义似乎在于,他是浮士德手中一件无往不利的工具.只要浮士德想要的,他都能想方设法帮他弄到手.当浮士德迷上玛甘泪时,靡非斯特给他买礼物,给他创造约会机会,甚至替他干掉了前来捉奸的玛甘泪的哥哥;当国王要求复活海伦和帕里斯时,靡非斯特通过魔法使两个人真的出现在现实世界中;当浮士德沉溺于海伦的美貌时,又是靡非斯特,将他带往“坤元”这一神秘之境,让他能和梦中情人牵手;在最后两幕里,靡非斯特先是帮助国王击败叛军,为浮士德赢得封地;尔后又完成了浮士德宏伟的建设计划.没有靡非斯特,浮士德将像一个空怀抱负而毫无行动能力之人一样寸步难行.当然,从靡非斯特的所作所为也不难看出作者心中历史的发展形式——美好的愿望总是由龌龊肮脏的行为完成.这一点,对于我加深对歌德看法国大革命的认识非常重要.过去,因为意识形态和国家建立方式的影响,我国研究者或出于真心,或迫不得已,都对歌德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看法大加挞伐.而现在,当“人的文学”(在我国由周作人首倡,钱谷融继之)的观念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回头再看那些动辄死伤无数,流血漂橹的革命,又何尝没有“靡非斯特”的色彩?

除了作为浮士德的带毒的利器,靡非斯特还是天帝的工具.在《天上序幕》里,天帝自言:“人们的精神总是易于驰靡,动辄贪爱着绝对的安静;我因此纔造出恶魔,以激发人们的努力为能.”靡非斯特穷尽了人类追求的一切可能,浮士德要么输掉和他的打赌,要么永不止步,成为加缪笔下受到惩罚却仍勇敢地挑战荒诞的西绪福斯.总之,无论何种结果,《浮士德》都只能是“一部悲剧”.

剥离开所有非“人”的因素,靡非斯特作为一个的“活”的人物形象显然要容易理解得多.

首先,他是“人类伙伴”这一天帝设定的形象具体化.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两个靡非斯特式的伙伴.他们当然不像恶魔那样动机不纯,但是,他们一样会让我们感到气愤,可同时又让我们无法舍弃.他们是真正的朋友.歌德的漫长的一生里,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靡非斯特,比如赫尔德,比如麦尔格.所以,当歌德自身化身为浮士德时,他的高明的伙伴,也就自然而然地化身为充满智慧的靡非斯特了.

当然,恶魔毕竟是恶魔.假如不是一个收容一切罪恶的箭垛式人物,那么,和浮士德订下赌约的也就不一定要靡非斯特.关于他的残忍,冷酷,虚假,以及愚蠢的例子,在整部诗剧中可谓俯拾皆是,这里我也不再赘述.引起我特别注意的倒是他在珀涅俄斯河上游的表现,面对众多的美丽精灵,靡非斯特浑身不自在,他宁可去找丑陋无比的福尔基亚斯,就像他当初找玛甘泪的邻居鬼混一样.作者借这种反常的行为似乎想告诉我们:堕落的人往往是自甘堕落.所以,在他们将其他人拉入地狱之时,根本不会有什么内心的障碍.

最后,一个很大的可能是,恶魔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歌德本身.他身上浓厚的虚无主义色彩和玩世不恭(“教堂有个强健的胃腑,他从不曾因过量而食伤,虽已经吃遍了各处地方;能够消化这不义之财的,慈惠的信女们,只有教堂.”),都像极了未入魏玛之前的青年歌德.而他的刻薄(“不是任何处女都那么干净”),也符合不少人对于歌德的看法.甚至他的对上的谄媚,也完全可以当成歌德自己对自己的批判.总而言之,正像“恶魔”这个符号本身所昭示的,歌德在靡非斯特身上灌输的属于自己的部分,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它们有些也许在现在看来是正确的,但却无法见容于时人.这一点,我想我们还是可以肯定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和《神曲》、《哈姆莱特》、《伊利亚特》并称为“欧洲古典四大名著”的《浮士德》,为我们塑造了两个鲜明的艺术典型:浮士德博士和恶魔靡非斯特.浮士德,这位老博士,他花一辈子的时间穷究学问,当面临晚景凄凉时却和恶魔靡非斯特签下协议,以自己的灵魂为条件,换取青春和爱情.当我看到郭沫若在《浮士德》的译后记中写:“歌德的一生努力凝聚成浮士德等”时,我回顾自己阅读《浮士德》的过程,发现自己并没有对主人公有什么特殊的想法.这也许是对时代背景以及歌德生平了解太少的缘故.而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恶魔靡非斯特倒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就像堂吉诃德离不开桑丘·潘沙一样,浮士德也离不开靡非斯特.如果说浮士德是歌德自身,那么,靡非斯特就是歌德一生无法摆脱的阴影.我认为,靡非斯特既是歌德所依赖的,又是歌德所厌恶的,甚至从某种方面讲,他就是歌德所难以言喻的一面.

结论:关于对写作靡非斯特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靡非斯特和上帝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浮士德中信仰得救主题和基督教文学影响
摘要:本文将歌德的《浮士德》放置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西方文学整体序列中,对作品中的“信仰得救”主題进行比较分析。《浮士德》中“信仰得救”主题体现。

莎士比亚喜剧中侍女形象
摘 要:莎士比亚一生中共有37部戏剧,在这些戏剧中,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正是其作品的魅力之一。而他的喜剧作品又大多是以爱情为题材来进行创作,因此男女。

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形象
摘 要: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坛上的一个巨人,他所塑造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个性鲜明,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对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