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诗歌创作论文范文写作 创伤记忆对顾城诗歌创作影响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诗歌创作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创伤记忆对顾城诗歌创作影响,本论文为您写诗歌创作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诗歌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诗歌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多少算高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诗歌杂志

摘 要:顾城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童话和色彩,使他和其他朦胧派诗人区分开来,他在诗歌中喜欢运用自然意象,具有梦幻色彩,以及强烈的死亡意识,而这种个人风格的形成恰恰和现实世界带给他的创伤记忆有关.本文试图从创伤记忆的角度探讨其对诗人诗风的影响.

关键词:顾城;创伤记忆;诗歌

顾城是上世纪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和其他诗人明显不同的风格特色,充满了童话、梦幻色彩,意象单纯、浪漫.因此,舒婷曾将“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兰的花”的诗句赠给顾城,顾城也因此有了“童话诗人”的称号.顾城个人诗歌风格缘何形成呢?除了天生个性中的敏感纤细,还和什么有关呢?本文试图从创伤记忆的角度探讨其对诗人诗风的影响.

一、顾城的创伤记忆

(一)童年记忆

顾城的童年是在恐惧中度过的,他对这段时期有深刻的记忆.顾城在他的《责任和思索》一文中曾有对那段时期生活的回忆.从那时起,顾城再也没有进入过学校学习.

童年的顾城从窗扇的缝隙间目睹了马路对面的武斗,“他恐惧了,脸色惨白,再不向窗外多看一眼”,由此他“越来越想躲开人,躲开眼睛,躲开喧嚣激越的声音,只想去那没人只有天籁的世界”.[1]

人的童年经历对其一生的心理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所以顾城曾在他的访谈录《神明留下的痕迹》中说:“我的所谓童话,并非完全自然的状态”.顾城形容自己一直有被老虎追着跑的感觉.这种被老虎追着跑的恐怖,一直深入到他的潜意识中,让顾城觉得人群是可怕的,社会是丑恶的,只有自然是可爱和安全的.人群和社会给予顾城的恐怖体验,伴随着他的一生,奠定了顾城终生对社会生活的逃避,一直驱使他去寻找“世外桃源”.

(二)现实生活的创伤

顾城重新回到北京后,此时的顾城已经成年,为了生活,他必须在做文学梦的同时融入世俗生活.他干过油漆工、木匠、搬运工、商店营业员等工作.还被借调到电影院画电影广告、到体育报社担任记者,以及做过《大众电影》的美术编辑.那个时候的顾城对生活还是有热忱的,“他去街道服务所里干活,筛石灰、拉大锯、刨树根、刷油漆、爬到楼顶上去刮顶棚铁锈,在高温熔炉旁拌糖浆等”[2]他的父亲顾工曾说:“他去街道服务所里服务,什么苦活、脏活、累得死去活来的活,他都争着抢着一马当先地去干等”.但是,虽然他在各个借调的单位都干得不错,但最终都因所有制的局限而无法正式调入这些单位,只能在半年借调期满回到街道集体单位,然后被另一个单位借调,周而复始.

顾城在物质生存上面临了种种压力.而更使顾城痛苦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国人一向重视人际关系,也总是竭心尽智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而他不属于那种擅长在这个网中穿梭往来的人,他只感到被束缚的痛苦,和难以应付的尴尬.返城后的顾城是想超脱而不得的,他痛苦于“我被粗大的生活/束缚在岩石上/忍受着梦寐的干渴/忍受着估价商估价的/声音,在身上爬动/我将被世界决定”,“我将被世界决定/却从不曾决定世界”.[3]

二、创伤记忆对顾城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自然意象

顾城诗歌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诗歌中对自然意象的运用非常之多.在《我赞美世界》中

“我赞美世界/用蜜蜂的歌/蝴蝶的舞/花朵也能诗”;“在新鲜的泥土墙上/青草开始生长/每扇木门/都是新的/都像洋槐花那样洁净”(《初夏》)“在山石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块的冷遇”.(《小花的信念》)

顾城对自然的热爱使他在诗歌创作中偏爱自然意象.顾城为何对大自然有如此的热爱之情?这应该和他童年下乡的生活经历有关.顾城和父亲曾经在那个偏僻简陋的地方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但这一时期恰恰是顾城一生中不断回望回味的日子.

顾城能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找到快乐,对大自然产生依恋,很大程度上给他带来创伤记忆形成的巨大反差.在城市生活中,顾城看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疯狂暴力,在他幼小的心灵落下阴影,对人产生恐惧,而在山东农村,天地之间只有他和父亲,以及太阳、月亮,各种各样的小昆虫,一切都是那么纯粹干净.

顾城这一生的诗歌创作中都表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自然意象使用非常之多.而这恰恰是他想要在诗歌中寻求安全感,寻求安慰.艺术家往往能够通过艺术创作,整合、超越自身的心理突变和精神危机.弗洛伊德从意识和潜意识间的检查机制角度,探讨艺术家如何通过白日梦式的艺术创作有效释放、疏解压抑和痛苦.

(二)梦幻色彩

通观顾城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生活和创作都和“梦”密不可分.他习惯用“梦”来传达自己的心灵世界,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自由的水泡,/从梦海深处升起”(《泡影》).当现实中美好的愿望难以實现时,顾城会到梦中寻求满足,“梦见自己的愿望/象星星一样,在隧石中闪烁/梦见自己在撞击的瞬间挣扎出来,变成火焰”(《闪的梦》).“梦”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他的“童话王国”和“理想王国”.梦是顾城心灵深处最真实的 呈现.只有在梦中,顾城被现实人生扭曲压抑的本性才得以自由的舒展,因此,顾城的诗中有些直接以梦为题,《梦想》、《梦痕》、《风的梦》、《梦园》等等,诗歌里的梦是纯净而透明的,和现实人生相对的.在《梦痕》、《水乡》等诗歌中,我们都读出了“梦”被现实追逐的伤感和无奈.诗歌成为了他内心的“梦呓”.

经历了现实生活的种种不顺,顾城对人类社会有种恐惧和不相信.所以他宁愿把所有的美好都投射到一个幻想的世界.他在自己的诗歌中制造一个又一个梦境.如果说梦是潜意识的体现.那么,在顾城的诗歌梦境中,恰恰是体现了他被压抑的对现实人生美好的向往.

(三)死亡意识

和顾城诗歌中突出的童话、梦幻色彩相对应的是他诗歌中强烈的“死亡意识”.“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获者/不会丢下一穗大麦”.(《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墓地并不遥远,它就悬挂在太阳旁边”.(《暮年》)还有像《简历》《春天死了》《我的墓地》《落马者》《住在北京》等等诗歌都表现出强烈的死亡意识.在《凡俗》中,顾城写道:“真觉得死挺好的.”众人都恐惧的死亡在顾城眼中却是很美好的,“死亡是一个小小的手术/只切除了生命/甚至是不留下伤口/手术后的人都异常平静”.在《旗帜》中,顾城对死异常冷静.一个年轻的生活何以有这么重的死亡情结.

因为现实世界带来的创伤,顾城的内心和现实是分裂的.现实世界的顾城是窘迫的、不安的,而精神世界的顾城却是超越的、安宁的.正如他的诗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诗歌便是顾城的“黑色眼睛”,他在用诗歌寻求对现实世界和内心创伤的抗衡.“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在他诗歌中缔造的美好世界,恰恰是对自身的疗伤.但顾城最终没能拯救自己,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谢烨的离开,打破了顾城内心世界的平衡,顾城也决绝地离开了这个他并不那么依恋的世界.如果说现实世界的创伤毁灭了顾城,那么,也恰恰是这些创伤成就了诗歌世界的顾城,一个艺术家的顾城.留在世间的我们,依然可以在顾城的诗歌中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到片刻的安宁美好.

参考文献:

[1]顾城、雷米.英儿[M].北京: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1994:3-4.

[2]顾城.顾城的诗.序[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

[3]顾城.顾城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7.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基础部)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诗歌创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现代诗歌创作方面论文范文。

西蒙娜·德·波伏瓦对翟永明诗歌创作的潜在影响
[摘要] 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性诗人翟永明,在20世纪80年代曾迷恋甚至模仿波伏瓦。她反复阅读波伏瓦的作品,并在诗歌创作、艺术评论和其他作品中继。

解读顾城诗歌里童话世界
摘要:在朦胧诗派中,顾城以纯净的童话诗而著称。但最终,他穷尽一生打造的童话世界却被自己摧毁。诗歌是诗人内心的反映。顾城为何对纯净的童话世界情有独。

地域性对中国油画创作影响
摘 要:古语有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借鉴与吸收,地域是造化的一种形式,地域对艺术家有特殊的情感意义,地域会给艺术创作者带。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