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词义演变论文范文写作 相字本义考其词义演变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词义演变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相字本义考其词义演变,这篇词义演变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词义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词义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科技小论文500字食品安全论文2000字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

摘 要:黎传绪在《新解“相”字本义及其词义演变》中所提出的“相”字本义作“以木代目”解的观点具有异议.通过辞书解释、早期字形和文献例证三个方面的研究,可知“相”字的本义应该是“以目观木”而非“以木代目”,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字的词义演变作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相 本义 演变

一、“相”字本义考

“相”字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字,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将“相”列入“目”字部,解释为“相,省视也,从目从木,会意”.《易》则说:“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译文:地上可以看到的东西莫过于树木了)等于间接解释了“相”字从木的原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相”时也进一步证明了许慎的说法:“省视,谓察视也.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则为相瞽之相”.简而言之,“相”的本义就是“以目观木”,这是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

也有学者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黎传绪对“相”字本义的传统理解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相”字本义应是“以木代目”,即盲人用树枝代替眼睛探路,这是它的动词义,名词义则是“盲人的手杖”.他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1.辞书《尔雅》的解释.《尔雅》在解释“相”时说:“相,导也”.而《说文解字》对“导”的解释是:“导,导引也”.《尔雅》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成书早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大都认为《尔雅》是先秦时期的文人所作),作者认为相比《说文》,《尔雅》的解释更具可信性.

2.金文“相”之字形.金文“相”字作,像是一人在道路上行走,又有一人之手予以引导,可理解为“导”义.

3.其他文献中的印证.主要有三处,一为《周礼·春官》:“凡乐事相瞽.”郑玄注:“相,谓扶工.”所谓“扶工”就是“搀扶的人”.二为《论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三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在后两例里,作者认为“相”的意思是从“盲人的手杖”这一本义而引申出“搀扶盲人走路的人”这一义项.

结合以上三点理由,黎传绪提出了“相”的本义应是“以木代目”而不是“以目观木”的观点.如果仅从这三点来看,黎传绪的观点还是有其合理性的.但若仔细推敲,他的观点有失偏颇.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关于《尔雅》所记录的“相”的本义

在解释“相”的本义时,需要先明确“本义”的概念.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通过记录词的汉字结构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由此可知,“相”的本义应该是和“木”和“目”相关的、在古代文献中可考的含义.而“相”最早可追溯至甲骨文:“相日今允雨”.(甲骨·卜辞)很明显,这里的“相”是“察看”的含义.若把这里的“相”解释为“盲人的手杖”或是“盲人用树枝代替眼睛探路”,显然是不合理的.其次,作者将《尔雅》所记录的词义奉为经典也颇让人费解.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是《尔雅》的成书时间起于战国末期,成于汉初.若把《尔雅》的解释奉为经典,那么和《尔雅》同时又或者早于《尔雅》的辞书的解释又当如何呢?

(1)相时俭明.(《尚书》)

(2)相鼠有皮,人而无皮.(《诗经》)

(3)胥命者何?相命也.(《春秋公羊传》)

《诗经》大致成书于春秋中叶,《尚书》则成书于战国时期,《春秋公羊传》则成书于汉景帝时期.这三例中的“相”都可解释为“察看”而和“以木代目”无关.由此可见,仅以《尔雅》中的解释考“相”的本义是不够准确的.

同样在《尔雅》这本书中,《尔雅·释诂》训“相”时说:“相,视也.”郭璞注:“相,察视也.”在同一本书中对同一个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这说明“相”字彼时便成为了一个多义字.很有可能编著《尔雅》此书时“相”兼有“视”义和“导”义,而黎先生只截取了其中一个解释,似乎有断章取义之嫌.

第二,“相”的金文字形

其实“相”的金文写法除了黎先生所指出的外,还有.若是这一写法,那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训“相”时提出的“省视也”这一含义便合乎情理了.考察一个字的字形,通常都会从甲骨文开始,而黎先生却“弃甲骨文于不顾”直接考察金文,似乎也有些不妥.我们发现,“相”的甲骨文或,皆为“以目观木”.由此可见,“相”的本义为“察看”是有理有据的.而金文作,只能说也许在“相”的本义产生后,不久就产生了“导”义,但这并不能说明“导”义是“相”的本义.应该看到的是,汉字在殷商西周时期并不稳定,“目”字在“木”字上下左右的情况都有,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以在“目”字左边的情况偏多.由此,我们猜测古人在造字时想要表达的是“从四面观察”的意思,因而郭璞注为“察视”,许慎注为“省视”,都是带有目的地仔细查看,都和“视”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以金文的其中一个字形确定“相”之本义,显然是不够严谨的.

第三,文献例证

这一点就更失周密了.首先,不能仅凭文献中的几条例证(黎文中举了三个例子)就证明“相”的本义就是“以木代目”.因为严格说来,它只能证明“相”存在这一义项,义项和本义之间还是有显著区别的.其次,黎先生所采用的三条例文,分别来自《周礼》《论语》和《荀子》.而这三部文献无论从时间上抑或数量上来说,都无法代表当时的所有文献.和《周礼》几乎同时的《诗经》中就有许多以“视”训“相”的用例,例如:

(4)方茂尔恶,相尔矛矣.(小雅·节南山)

(5)相彼泉水,载清载浊.(小雅·四月)

据有关学者考证,“相”表“看”义在《诗经》 有13例,占了五分之二强.这就表明“相”字“视”义的广泛使用,而黎先生恰好忽略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黎先生训“相”本义时将它训为“盲人的手杖”或是“盲人用树枝代替眼睛探路”是不可靠的,这一解释虽新,但是缺乏理论根据和文献基础,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相”的本义应该 是“省视”,许慎的解释是正确的.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词义演变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汉语词汇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凑合成词词义演变考.
摘 要:汉语复音词“凑合”最早成词于唐代,起初是“事物之间相拼凑”的含义。宋代以后,“凑合”的词义经过合并和抽象的历程,最终形成了它在现代汉语中。

嘴词义演变
摘 要:“嘴”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之一,现多指人嘴,最开始时并不指人嘴,《说文》中指鸟头上的毛角,从毛角义引申指鸟嘴,再到动物嘴和人嘴,经历了几百。

流量词义演变
摘 要:如今网上兴起一股“流量”之风,各种“流量小生”、“流量花旦”出现在各种娱乐场合。那么“流量”一词的词义是什么呢?是我们现在的“手机流量”。

多义词词义演变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
摘 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两种观点的争论,向来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争持不下的论点。本文主要从二者的基本学说和研究现状出发,结合多义词的词义演。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