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西安事变论文范文写作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和莫斯科的秘密关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西安事变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3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和莫斯科的秘密关系,这是一篇与西安事变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西安事变论文参考文献:

西安事变论文参考文献 护理学论文题目生物信息学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

此前对西安事变的研究都着重张学良与的关系,认为张学良在发动事变前与苏联毫无联系,但历史事实恰恰相反等

张学良曾在莫斯科秘密设立代表处

1936年6月底,派出专人陪同护送张学良的代表前往莫斯科.

对此,有当年的“伯林同志”,即潘汉年给王明的信为证:“现在冯雪峰同志同全权代表鲍格莫洛夫一起派李杜与张学良的代表取道法国去苏联,与他们一起去你们那里的还有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员.30日他们已动身(或将动身)绕过香港前去.”在目前所能看到的绝大部分相关资料里,都提到了李杜、两个小孩与一个女员,唯独缺少那个最重要的“张学良代表”.潘汉年的密信清楚显示,李杜的主要任务是送“代表”,其余人员是附带或是掩护而已.

鲍格莫洛夫的公开身份是苏联驻国民政府大使,但潘汉年的密信表明其秘密身份是斯大林在华的全权代表,就像大革命时期的鲍罗廷.他亲自批准“张学良的代表”去苏联,当然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

此后张学良与苏联的关系迅速发展.1936年7月底,张学良在南京会见了苏联大使馆武官雷平中将.8月,张学良又在上海法租界的寓所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会谈中提出了与苏联订立《中苏军事同盟》问题,张学良认为:“中国自然非抗日不可,成败与苏联皆有关系,日本野心无穷,苏联最终难免不受其害,与其单独应付困难,莫如中苏订立军事同盟,共同对付日本.”鲍格莫洛夫回答说:“如果中国能够团结起来,苏联政府一定会郑重考虑你的意见.”

对于张学良与苏联迅速升温的秘密关系,国民政府也有所警惕.

12月14日,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蒋廷黻致电国民政府秘书长翁文灏:“张学良有代表驻莫斯科.”

蒋廷黻回忆他对苏联政府的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是这样说的:“我提醒他,张学良的确有位代表驻在莫斯科,我将名字告诉他.”由于蒋廷黻撰写回忆录时张学良的这位代表还是台湾的显贵,因此蒋廷黻不便直接写出他的姓名.

张学良特殊的情报来源于驻莫斯科代表莫德惠

仔细考察张学良庞杂的回忆,虽然提及了与西安事变相关的许多人和事,却始终小心翼翼地回避了一个非常关键也非常神秘的人,那就是他极其秘密地派驻莫斯科的首席代表莫德惠.

莫德惠是张学良的心腹,曾作为张学良的首席代表赴莫斯科谈判中东路事件.他作为张学良安置在莫斯科的关键联系人,究竟传递了多少重要情报,如今已经难见电报档案.

当时苏联已经在莫斯科与乌鲁木齐、兰州之间建立了直通航线,兰州与西安的通道则由张学良的波音座机完成.因此,莫斯科与西安的距离虽然看似遥远,但对莫德惠来说毫无困难,目前有确凿证据表明莫德惠起码有两次从莫斯科回到西安.

其中一次可见于得到的密报之中.1936年9月18日,南京检查新闻处处长贺衷寒致密电,其中提到:“莫德惠十三日由俄抵西安,业与张学良会晤,任务不明.最近盛传张氏渐有希图以旧东北军势力为中心,后方与新疆省联络,单独在西北方面树立亲俄政权之意.”此时的莫德惠显然是为了向张学良面陈苏联最新的联蒋政策.

直至西安事变发生时,张学良与莫斯科其实还保持着密切的接触.斯诺说:“当时张学良在莫斯科派有自己的代表,是王安娜的一位朋友,安娜说他想尽办法见到联共的人,好请他们在能够得到更可靠的消息之前,先别做出对张学良不利的决断.”

张学良在听取莫德惠汇报后实施了三项重大措施

莫斯科代表处的设立使得当时西安与莫斯科之间有了频繁互动的通道,张学良既能直接向苏联表明态度,又能直接从苏联得到第一手情报,以保证自己的行动符合苏联的政策,完全得到苏联的支持.

当时莫德惠究竟向张学良传递了什么重要信息,虽然也同样没有文字记载,但完全可以从张学良随后采取的三项重大措施中加以确认.

一是迎接叶剑英.1936年9月下旬,就在张学良与莫德惠见面后不久,叶剑英应张学良之邀担任驻东北军的党代表.

“张学良对于叶剑英的到来非常重视,事先对安全保卫工作做了周密的布置,让他住在自己的亲信、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的家里,对外化名‘杨先生’,要求孙铭九绝对保证‘杨先生’的安全,同时,安排好‘杨先生’的生活.”

叶剑英的到来迅速加强了与张学良的关系,标志着张学良与的合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是尽力援助红军.在《西安事变新探》中有一段描述非常典型:“当叶剑英告诉张学良红军目前‘经费困难已极’,冬衣解决更难,莫斯科虽可援助,但不能应急,因此代表向张借款30万元时,张一口答应,但表示西安只能办到5万元,多不可能,其余25万可考虑到上海去办;棉衣可提供1万套,由西安送兰州,请红军半路去取.而在军事部署和战役行动上,张学良更是积极配合,并出谋划策.凡有他能够办到的,他几乎无不尽力去做.”

10月7日,叶剑英与潘汉年致电:“棉衣一万套可由西安送兰州,要我方半路去取,不便送人.”11月5日,叶剑英从西安动身回保安,“随身带有张学良借给红军的十万块银元.”张学良的“无不尽力”标志着张学良对红军的援助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是全力“驻蒋”.10月29日,叶剑英与刘鼎致电报告张学良劝蒋的结果,其中提到“有主驻蒋说”.有学者认为“驻蒋”是“捉蒋”的谐音.其实所谓“驻蒋”,就是驻留军事进攻的步伐而已.“驻蒋说”标志着张学良阻止内战脚步的决心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莫德惠在关键时刻的回国,使得张学良起码发生了两大变化:联共、援共升级;反蒋变“驻蒋”.

这就足以表明张学良在听取莫德惠的汇报后不仅完全确信联俄联共政策的正确,还完全确信必然也会顺水推舟,迟早实施联俄联共的“后和”.当时的张学良显然已经把援助红军与尽快“驻蒋”作为自己帮助建立统一战线的两大任务.

结论:关于西安事变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西安事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原因综述
【摘 要】 文章对学术界关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原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综述:蒋介石与张学良之间的矛盾;张学良本人的思想变化;关于中共与张学良的。

西安事变前中国对张学良、杨虎城的统战工作
【摘 要】 长征到达陕北后,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张学良、杨虎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促成了二人。

论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摘 要]“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绝不是“听命 ”而是想保存实力,寄希望于国联的调停。张学良与日本政客有暗中交易,希望通过。

张学良和田中外交关系
[摘 要] 张学良将军在其父张作霖被炸死后主政东北,顺应时代进步和国家统一潮流,冲破对华实施强力政策以求巩固和扩大“满蒙特殊地位和权益”的田中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