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材料浏览

关于建筑设计基础论文范文写作 存量规划设计转型背景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改革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建筑设计基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1

存量规划设计转型背景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改革,本文关于建筑设计基础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建筑设计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技术和设计杂志建筑工程技术和设计期刊建筑设计论文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

【摘 要】以江西理工大学城乡规划和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改革,以对既存建筑、空间、环境的改变为特色,整合原有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存量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理念,增强树立建筑设计的意识.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既存建筑事物

目前在国内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业内对城市存量规划和建设的关注越来越高.作为市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的专业教育也应该因时制宜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适应未来社会市场的发展需求.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作为规划和建筑类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初步的建筑设计思维和专业的技能训练,同时也为未来的设计道路指引了方向.为此,本文结合江西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和未来城市建设向存量规划设计转变的发展趋势,探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旨在寻求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内容,为符合未来市场转型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一、江西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现状.

1.1我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概括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作为专业的启蒙基础课,要求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表现技能、掌握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建立建筑设计意识.江西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理论讲授部分,以田学哲先生的《建筑初步》为教材,主要讲授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部分为设计实验部分,是将一系列的分专题练习 安排在“建筑技法练习”、“建筑和空间”、“建筑和环境”三大的教学模块中,最后通过在该学年最后一个小型建筑的设计专题,将前期各教学内容整合融汇,并正确的表现出来,以达到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

1.2我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优缺点

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主体上是国内早期学院派教学模式的延承,是“风格观念”、“造型观念”和“设计观念” ①在时代更替变化的背景下的综合产物.它的优点在于学生手绘图功底较扎实,磨砺了学生对于设计学习的韧性和毅力,该课程结束时,基 掌握利用图示语言和建筑模型表达建筑设计的能力.缺点是这些练习相对枯燥乏味、重复性工作量较大,学生对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很受限制,很容易陷入对于平面形式的追求,对于建筑三维空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薄弱.同时,由于各专题之间“各自为营”的,其教学内容和目的很难达到有机的融合.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总是“就专题做专题”,即使进行到最后一个综合性设计课题时,大多仍然表现得很迷茫.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2.1市场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

高校是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基地,适应社会的市场变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责任.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业内对于城市规划领域“存量规划”的高度关注,使得未来对于处理复杂既存的建筑和空间格局会是建筑业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为此,在建筑专业技能中需要加强对于处理既存建筑和空间的能力培养.

2.2教学内容的调整

综上所述,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我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存在的弊端,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了调整.作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建筑设计表现技能、掌握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建立建筑设计意识的主要目标不变,但是在培养学生建立建筑概念和建筑设计的意识过程中,加入对既存建筑的认知和改善意识,即“改变”.把教学内容中“建筑”、“空间”、“环境”、“构成”四大教学要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客观到抽象、由熟悉到陌生的方式,设计为“认知——改变——设计”三个环节,循序渐进的进行内容组织,同时建筑技法能力的培养不做单独的教学环节设定,而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模型制作开始,将图示技法和模型制作技法,贯穿各个练习之中.让学生由被动、盲目的学习技法,变为由设计需求所引导的主动、兴趣的学习技法.

为了能增强各专题内容之间的明朗性、衔接性,我们将专题对象的研究对范围限定为校园内;将研究对象限定为校园内某一特定的空间、环境和休闲建筑(食品亭或传达室的内外空间、环境和建筑).

第一环节为认知体验练习:针对学生对校园的陌生和新鲜感,对高校的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认知体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体验校园内部环境、空间和建筑.初试从纷杂的校园空间环境中去感受建筑的异同、环境的变化、空间的形式,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发现和分析思考建筑问题的方法,初涉建筑的表现.

第二阶段为改变训练:是设计组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校园中某一节点处既存的建筑、环境、空间进行改变(如学校传达室或校园小卖部).这一阶段是对后期设计阶段的铺垫,起到引导和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针对往届学生在初涉设计时出现的茫然不知如何入手状态的一个针对性练习,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对既存的客观事物进行改变的设计意识,目标更直观,入手更具象.

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对需要改变的校园既存节点,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和表现.这一阶段分两个部分,跨越两个学期.第一部分调研是对原有建筑和环境进行测绘,并分析图示且制作现状模型,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测绘和图示语言的表现,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第二部分是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变设计,并图示且制作模型.该部分重点是是引导学生对既存建筑、环境的改变,加强对改变事物现状的理解,引入对造型艺术的要求,同时将过程总结,将成果正确的表现.强调的是针对既定事物“改变”的思维训练,忽略既定事物的结构、技术和材料.改变的结果是否可实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改变过程中的开放性思维练习和成果的艺术性设计及表现.

第三个阶段是设计训练.该阶段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延伸的设计阶段.在对既定任务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学习优秀案例,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功能、空间、造型、环境等相互之间的综合性理解.该部分之所以放在学生改建设计之后再进行是为了避免因为模仿学习后的思维禁锢.在此之后,再涉入小型建筑设计的过程.这个小型建筑设计分两部分,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并树立人、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概念.第一部分是空间的设计,设计一独立的休闲空间.要求空间、功能和造型相结合,强调空间的抽象而非具象的设计.主旨为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锻炼学生对于人的尺度和空间之间的理解和把握.第二部分是一单体建筑设计,要求在指定校园环境的某地段上设计一单体休闲建筑.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建筑设计步骤、过程和方法的阶段.该部分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建立建筑内外环境设计的概念.强调的是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和把握.

三、低年级的“改变”训练和高年级“改建”设计的差异

低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改变”阶段的教学内容和高年级“改建”的内容是有区别的.虽然它们都属于对于“既定事物(建筑、空间、环境)”的改变,但是对于大一还没有任何专业技术知识的学生而言,在“改变”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在保证基本使用性的前提下,对既存事物的空间、造型和环境的改变,缩小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及技术的作用,强调的是设计思维的一个训练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增强设计过程中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过程,同时也是为高年级的改建设计树立意识.

四、总结

目前,高校的建筑类学科教育在教学观念上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随着国内建筑、规划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势在必行.江西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满足基本的建筑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外,还适时的引入对既存建筑、空间、环境的改变教学,即是为适应社会未来需求的发展,也是为了引导建筑设计意识的树立,最终为进入高年级建筑专业设计教学垫定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基础.

(注:该文为江西理工大学校级质量工程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注释:

①建筑设计基础教育的三大观念,参看《论我国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观念的演变》,顾大庆,《新建筑》1992.01

参考文献:

[1]顾大庆.论我国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观念的演变[J].新建筑.1992(1)

[2]申洁.环境·空间·建构——低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建筑和文化.2011(9)

[3]张明皓,刘茜,王倩.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

[4]李少红.认知 空间 环境——青岛农业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建筑教育.2015(04)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建筑设计基础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结构教学
【摘 要】 结构是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结构教学应通过“感知”思考结构,通过“概念”设计结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结构思考、结构体。

艺术学类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艺术类跨专业毕业设计能够让作品更具实用性和特色,同时也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交流和学习,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都。

基于独立学院转型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
摘要:我国教育体系不断的改革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各个独立学院自身的教育体系发生变化,工商管理专业是很多独立学院的主设专业之一,因而人们对于独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