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葛浩文论文范文写作 论葛浩文檀香刑英译本中特殊比喻句翻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葛浩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5

论葛浩文檀香刑英译本中特殊比喻句翻译,这是一篇与葛浩文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葛浩文论文参考文献:

葛浩文论文参考文献 政论文范文辩论文格式英美文学论文题目毛概论文格式

摘 要:葛浩文的《檀香刑》的英译本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版的第二个英译本.笔者对照原文,对译本中的比喻,尤其是包括歇后语、成语、含“动物”比喻等在内的几处特殊的比喻进行了梳理,发现在翻译这些特殊的比喻句时,葛浩文采取的翻译策略并不是单一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葛浩文在翻译《檀香刑》时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檀香刑 特殊比喻句 翻译策略

一、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他的对象性活动的客体是原作,要完成翻译的任务,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对象性活动的任务是将作品从译出语转化为译入语.语言转换只是文学翻译活动的外在形式,而不是其根本目的.其根本的目的,从文学层面上说,是为读者提供新的文学文本;从文化层面上说,是借助翻译文本为译者提供新的话语,支持或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从生产模式层面上说,是支持和强化或变革和破除译入语固有的文学或意识形态话语生产模式.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因素,包括两种语言的特点、习惯,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原作的语言、文化和审美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特定时代的翻译观,等等.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说明,译者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约束地任意发挥.这就将严肃翻译和不负责任的胡翻乱译区别了开来.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即翻译目的性.任何文化翻译活动都有自己的目的,并且任何译入语方的翻译都是面向自身的文学、文化.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二、比喻翻译简述

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内容最为丰富、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法之一,在东西方文学传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墨子就对比喻下了第一个定义:“辟(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换言之,比喻是用其他的事物来说明所谈论的对象.而西方最早论述比喻的是古希腊学者Aristotle,他在《修辞学》中谈到了比喻:“我们在使用隐喻取代不明说的事物时,一定不要用疏远的事物,而要用相近的类似的事物作隐喻.”无疑,恰当设喻能使文学作品增添风采,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

值得注意的是翻译理论中讨论的比喻和修辞学家眼中的比喻是不同的.后者是狭义的比喻,而前者则是广义的比喻,泛指一切语言比喻性的运用.所有恰到好处的比喻都起到了至少双重作用:一是认知,二是审美.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如同内容和形式一般,不可分割.

三、葛浩文《檀香刑》特殊比喻的翻译

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翻译的巨大作用得以凸显.海外学者张旭东指出:“莫言比较幸运,他有个非常有经验的译者葛浩文,近年每出新作,他都跟进,并通过他的影响力找到大的出版社出版.因此莫言可能是过去一二十年最为系统地被翻译成英文的中国籍作家.”无独有偶,国内学者王宁也指出:“中国当代作家中并不乏和莫言同样优秀的作家,但是莫言确实是十分幸运的,葛浩文的翻译不仅在相当程度上用英语重新讲述了莫言的故事,而且还提升了原作的语言水平.”

《檀香刑》的英译本于2013年出版,这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版的第二个英译本.笔者对葛浩文《檀香刑》英译本中的比喻进行了梳理,发现其中有几处特殊的比喻.分别是歇后语、成语、含“动物”的比喻.对照原文后笔者发现,在翻译这些特殊的比喻句时,葛浩文采取的翻译策略并不是单一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葛浩文在翻译《檀香刑》时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以下将结合这些具体的特殊比喻句翻译的实例,谈谈译者主体性在葛浩文翻译中的体现.

(一)特殊比喻——歇后语的翻译

歇后语是群众耳熟能详而又形象诙谐的语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自然贴切、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的风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俗称为俏皮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给歇后语下的定义为:“名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汉语歇后语具有历史悠久、语言独特、双部结构、意义深邃、使用广泛五大特点.但英语中却无汉语歇后语的对等表达形式.

整理葛浩文《檀香刑》英译本中出现的比喻后发现,其中包含多处歇后语.它们要么是完整地出现,要么是只出现前一部分.葛浩文在翻译时,主要采取了四大翻译策略,分别列举如下:

1.省去不译,例如:

原文:爹,俺最怕的是他们把您打进囚车押送进京,那样可就“姥姥死了独生子——没有舅(救)了”.

译文:What frightens me,Dieh, is that they will transport you to the capital in a prison van. We can deal with them so long as they carry out the sentence here in the county.

分析:“姥姥死了独生子——没有舅(救)了”,“舅”和“救”谐音,比喻情况已经是最差,根本没有挽救的可能.此处歇后语的作用是强调说明情况的危急,并增加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英语里没有对应的概念,“uncle”和“save”也不是谐音关系.若保留意向,翻译成“The grandmother loses her only son, there is no uncle”,会令英语读者不知所云.加上注释: in Chines,“mother’s brother” sounds the same with “save”,则会使小说冗长,使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由于除去歇后语的部分,原文的意思已经是完整的.所以葛浩文翻译时,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性,采取了省去不译的策略.

结论:关于葛浩文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葛浩文 萧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干校六记葛浩文英译本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策略
【摘要】中国文化“走出去”,要以翻译为媒,中国文学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是对外翻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翻译活动之中,正是因为这。

葛浩文萧红评传对萧红文学地位定位重构
摘 要:葛浩文的《萧红评传》自1985年在大陆出版后影响斐然,他对萧红作品的重新解读和对她作品价值的重估对萧红研究影响重大。本文聚焦葛浩文对萧红。

译者主体性在逍遥游英译本中体现
摘要:《庄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国内外对其研究层出不穷, 本文以代表篇《逍遥游》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说明译者主体性渗透于翻译过程。关键。

论莫言檀香刑传统文化内涵
摘 要:莫言的《檀香刑》侧重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层面。小说所写的三个主要人物——赵甲、钱丁、孙丙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刑罚文化、官场文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