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龙应台论文范文写作 龙应台作品中生死体悟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龙应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8

龙应台作品中生死体悟,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龙应台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龙应台论文参考文献:

龙应台论文参考文献 作品投稿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论文挑战杯学术论文作品应收账款论文开题报告

摘 要: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自创作以来,始终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在中西文化的双重视域下,做个体自我的、社会历史的、生死哲理的多方思考.和“野火时期”的外向、犀利、就事论事不同的是,在《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作者转而走向历史纵深、体悟生死大问.一方面认识到生命是一场轮回和人生孤独的本质;另一方面面对死亡,作者在“现实”和“虚无”之间、“向内”和“向外”之间寻求心灵的支撑,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关键词:龙应台 “生”的感怀 “死”的体悟

从1985年《野火集》的出版到2009年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随着时间的推移、周遭环境的改变、在作家自我身份的转变及自觉意识追求的共同作用下,龙应台的作品从犀利果敢走向婉转深沉,由现象表层走向历史纵深,这已成为学界普遍的共识.从创作动机的角度分析,如果说《野火集》的创作源于学者的良知,《孩子,你慢慢来》源于母爱的觉醒,那么《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创作可以说是对生的感怀和死的体悟.

一、“生”的感怀

在普遍的文体观念里,散文是一种以抒情、议论、叙事等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学者刘剑晖在《诗性散文》中认为“散文精神性的加强,是作家追求散文深度模式的一种体现,也是散文越来越迫近人类生命存在的表征”①.这里的“散文精神性”相对于“散文抒情性”而言.《孩子,你慢慢来》一书可以说是将作者抒情笔法发挥到极致的作品,浸润着做母亲的丝丝幸福,和煦温暖,如沐春风,但也为此也引发诟病,被指责行文过于矫饰.在《目送》中,年过知命之年的龙应台,面对父亲的离去、母亲的失忆、儿子的独立叛逆、朋友的相望牵挂,突然发现,相较于生死这个议题,大部分其他议题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目送》如作者所言,“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②,其中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作者“散文精神性”加强的表现.

(一)生命是一场轮回 作者坦言“在中国台湾、香港,新、马和美国,流传最广的,是《目送》”,当然在大陆也不例外.《目送》的成功在于,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选取一个个、日常化的情节并使之经典化.自朱自清的《背影》之后,“背影”成为了表达深重无言、伟大父爱的经典意象,是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影像,“目送”和“背影”直接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国人的这种文化心理,因此,被称为“21世纪的《背影》”.文章两次出现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更是把读者心底的这种心理认同推向 ,达到情感共振的强烈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目送》一篇作为同名篇目置于卷首,首先在位置上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全篇涉及六次目送,以作者惯用的蒙太奇手法,将六次目送的场景用线性的方式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并列放置在“我”和“子”和“我”和“父”两个同时进行的时空之中,这无疑让《目送》在形式上得到升华.其次,六次目送分别为:“我”目送华安上小学、目送华安到美国做交换生、目送华安乘坐公交;父亲目送“我”教书、“我”目送父亲的轮椅离开、目送父亲的棺木进入火葬场的炉门.三代人之间的六次目送,看似平常,实则演绎的是代代不熄、薪火相传的生命轮回.和此相类似的,《十七岁》《雨儿》两篇文章互为参照,相同的场景的人物转换,是一种轮回;年迈母亲的返老还童同样是一种生命轮回.

(二)孤独是人生本质 通过对父女母关系、朋友关系、兄弟关系的反思,作者认识到孤独无处不在,“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在《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作者多次直言“孤独”“寂寞”的情感.作者在编写《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时“每到黄昏,人声渐杳,山景忧郁,维多利亚海港的上空,逐渐被黑暗笼罩,这时,凄凉、孤寂的感觉,从四面八方,像湿湿的雾一样,渗入写作室”③.首先作者从个人心理层面分析,认为个人内在的孤独感和外在表现是不相关的.晚明张岱独自到湖上看雪,他显然不寂寞;跟五万人在一起欣赏民歌的马英九,他也许是孤独的;纵享掌声雷动的蔡琴,没人了解她的人生.

其次,作者认为孤独是一种美学必要.在文学领域,把既热爱孤独又害怕孤独的矛盾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卡夫卡.他说“极度的孤独是我恐惧.实际上,孤独是我的唯一目标,是对我极大的诱惑等我还是对我如此强烈渴望的东西感到恐惧”④.正是这样的内宇宙,给予了他看世界的独特角度,成就了他在文学上的伟大.龙应台处处体察孤独,但她同时认为孤独是人生的必要存在.张岱只身一人,湖心亭赏雪,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必要的追求.同样,在《跌倒——寄K》一文中,她寄予青年一代“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二、“死”的体悟

围绕什么是人类生命本质、人类怎样面对死亡这个问题的思考,在中西方宗教、哲学、心理学、文学等各个领域始终占着重要地位.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对生命敏感的作家,都不得不涉及生命和时间,它是文学的深度所在、精魂所在.史铁生认为“人类生存无论何时何地都面临三种困境: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并且和他们无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 ,人实现自己 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 的能力.这是个永恒的距离,也就意味着痛苦;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走向死亡,这意味着恐惧”⑤.龙应台面对父亲的死亡、母亲的失忆、自己慢慢地老去,在时间的逼迫、死亡的危惧之下,在“现实”和“虚无”之间,在“向内”和“向外”之间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一)在“现实”和“虚无”之间 死亡导致了人对生命存在的恐惧.在这种恐惧笼罩之下,一方面个体由于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无常,而对现实生活生发出无限的珍惜;而另一方面,也会对生命存在产生强烈的怀疑,力求一种形而上的解脱.父亲的死亡让龙应台的心理内宇宙发生剧烈震动,在失去至亲的剧痛中,作者重新认识现实生活,以满怀感恩的态度看待母女、兄弟、朋友之间温情厚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作者用心体会和母亲、兄弟、朋友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带失忆的母亲旅行散步泡温泉、回乡探亲迁坟、陪母亲摆“胭脂阵”;珍惜和朋友的一次次聚会,感恩兄弟之间同根共生的深厚情意.当然在这之外,作者也徘徊在虚无的边缘,力求形而上的解脱.在《什么》一文中,龙应台“看到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是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因而开始求索生死大问.受中西文化影响的龙应台开始广泛涉及《金刚经》《楞严经》《无常经》《圣经·传道书》等各类经书,企图从中寻求心灵解脱.作者学习弘一法师在《无常经》中认真拜读“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等佛学经典.相对于现实生活中亲情朋友的温暖,这些形而上的文字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宽慰.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龙应台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龙应台我的祖国事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龙应台散文目送中你的日译特点
摘 要:大多数人称代词的汉日对比研究,都是以小说为研究对象,而较少以散文为研究对象。以当代著名作家龙应台所著散文集《目送》为例进行研究,可以通过。

龙应台的大陆一课
陈莉莉高级记者9月16日晚,台湾前“文化部长”龙应台在沈阳助人报警,却因担心警察不作为而杀了个“回马枪”。但大陆警察的表现让她在社交媒体上坦言。

辞官后的龙应台:和母亲最后的日子
从龙应台在屏东住所的阳台上眺望,会看到远处电线上经常有鸟驻足,鸟来自电线吗?不,她说,鸟来自电线后面的大武山和山后的太平洋;山很高,水很深。龙。

论龙应台散文创作流变
摘要:作为享誉华人文坛的女作家,龙应台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开阔的文化视野、多元的文化思维,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体貌。纵观龙应台30多年的散文写作。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