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新视点论文范文写作 文体嬗变清后期戏曲评点新视点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新视点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1

文体嬗变清后期戏曲评点新视点,本文是一篇关于新视点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新视点论文参考文献:

新视点论文参考文献 新经济杂志农村新技术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 要]中国古代戏曲具有较为稳定的文体规范.清代后期,戏曲文体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脚色、宾白、开场、收场为对象的评点反映了戏曲文体形态的新变.评点家注意到戏曲脚色体系的失衡,对脚色的有意添补和随性铺设予以评述,其评点成为戏曲脚色制度异变的直接阐释.宾白篇幅普遍增长,并出现了诸多纯白之出,“声口”“演出”“叙事”等成为宾白设计的参考因素,戏曲评点诠释了宾白艺术的提升态势.戏曲开场、收场形态的新变也引起评点家的密切关注,其创新的形态、意义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评述.“评点”阐述了戏曲文体形态的嬗变轨迹,对我们认知中国戏曲文体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体嬗变;清后期;戏曲评点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6-0028-05

中国古代戏曲于宋元时期确立了基本的文体形态,成为和诗、词、文体裁迥异的文学样式.在古代戏曲史上,剧作家大都按照一定的规范从事戏曲创作,但亦有不守写作、志于创新的作家,戏曲文体不同程度地和时俱进.作为戏曲批评体式之一,“评点”具有“全面性、多向性、细微性”[1](p47)等批评特征,这使它能够全面、细致地评判戏曲艺术的各个层面,举凡关目结构、舞台演出、曲词格律、人物形象皆在评论范围之内.在古典文学骤变的清代后期(本文指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戏曲文体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格”成为评点批评的新视点.

一、脚色体系的失衡

清代后期,戏曲作品强势地介入社会现实,剧作家或者择取相关历史故事以度曲,或者敷演社会现实以填词,戏曲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拯救国民、批判现实的重任.为了实现这一预期目标,剧作家往往重笔摹画那些承载特定使命的人物,而剧中其他人物不可避免地沦为陪衬之具.在此境况下,生、旦双行的规制被打破,戏曲脚色体系往往处于失衡状态.

梁启超“熔铸西史,捉紫髯碧眼儿披以优孟衣冠”[2]( p.528),其《新罗马传奇》演述意大利民族斗争的事迹,该剧堪称戏曲脚色制度变革的代表.剧作设置玛志尼、加里波、加富尔等三位男性主人公,这和古代戏曲一生一旦、生旦并置的脚色格局显然相异,为了弥补有“生”无“旦”的缺憾,剧作第二出《初革》把刺客首领设为女性,并以“小旦”扮之.按照戏曲脚色的设置法则,刺客类人物定为男性更合乎人们的欣赏习惯,对于本出这一异于传统惯例的做法,评点家韩文举言道:“窃疑作者以本书旦角太少,不合戏本体例,故著此一段耳.”[3](p.520)客观而言,《初革》实现了生、旦齐备,但“小旦”戏份过少,且不能成为贯穿全剧的旦角,故这种完备只是脚色失衡的一时急救.由此可说,《新罗马传奇》背离了古代戏曲的脚色体系,评点家“不合戏本体例”的评述凸显了戏曲文体形态的新变.

在戏曲文体消解的清代后期,脚色失衡成为剧作家不得不面对的突出问题,如果说《新罗马传奇》偏重生脚,洪炳文《警黄钟》则于旦脚着墨较多.该剧卷首“例言”直道脚色布设之策,云:“旦角过多,因另加‘正’字以别之.曰旦者,即俗称‘当家旦’是也.又有‘武旦’名目,传奇亦无有,以无所分别,特加‘武’字,以别于他旦.”[4](p.335)《警黄钟》偏重旦角,叙写琼英(旦)、谢瑶芳(小旦)、苏蕴香(贴)、竺云霄(武旦)等黄蜂抗击胡蜂事宜.在求取脚色平衡的观念下,剧作第七出《闺侠》特意书写黄通理(外)保奏谢、苏二臣和封体坚(生)参奏乌里瓜两事,其关目如下:

(外冠带苍髯上)俺乃吏部尚书黄通理是也.今日愿见圣上,保奏谢、苏二臣,才兼文武,可任专阃之职.(生冠带执笏上)俺乃刑部尚书封体坚是也.今日愿见圣上,奏参蜜部大臣乌里瓜通番降敌,罪不容诛;提督黑心肝营务废弛,失机被擒.请将二臣家属严刑 定罪.请了,前面便是午门,不免径入.(叩见介,奏介.内)准奏.(外、生)谢万万岁.(起下)

《闺侠》共计9曲,篇幅较长,重点叙述诸旦的侠义行为.黄通理、封体坚两人随上、随下,仅有简短宾白,且琼英前面已有保奏、参奏行为,故上述黄、封关目实际上可有可无,删之亦无碍于情节脉理.据此而言,黄、封有生脚之“名”却无生脚之“实”,其存在价值在于维系戏曲脚色规范,集创作、评点于一身的洪炳文评此脚色设置之举有云:“此编生脚未有出场,不合梨园规矩,因补出吏、刑二尚书.”[5](p.362)洪炳文的戏曲作品具有复归传统的特点,此特征突出表现在脚色补救方面,如“是编(《挞秦鞭》)系传奇忠义故事,于旦角本无上场,因于首出陪以曹娥、末出陪银屏小姐,则角色具备”[6].又如,“传奇体制,必兼男女英雄,脚色方为全备.兹编(《后南柯》)以周弁之妹陪出公主,公主为女中之才,周氏为女中之侠,两两上场,方称全备”[7](p.377).显而易见,洪氏非常重视戏曲脚色的完整,上述《警黄钟》刻意补足生角,《挞秦鞭》《后南柯》有意增补旦角,这些举措实现了“角色具备”“脚色方为全备”.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这种脚色方面的守“体”并不能真正地复归传统戏曲的体例,戏曲家、评点家的刻意声明内在潜隐的正是戏曲文体形态变革的客观事实,其补救之策也成为戏曲文体形态嬗变的明证.

中国古代戏曲脚色以生、旦并行为常态.时至清代后期,重笔摹画特定脚色的作品大幅增加,这虽然有利于特定人物的刻画和作家情感的抒发,但却容易造成脚色体制的失衡.对于从事戏曲创作的文人而言,他们当然不愿看到文体形态的破坏,填补残缺脚色成为他们的普遍做法.评点家拈出剧作家的补救目的,对其恢复传统脚色制度的自觉意识予以阐述.上述评点家揭示了剧作家坚守传统脚色体系的诸番努力,其旨在“立”,另有评点家从“破”的一面阐述戏曲脚色的新变.梁启超《新罗马传奇》颠覆了传统的戏曲脚色体系,韩文举评点首出《会议》说:“凡曲本第一出必以本书主人公登场,所谓正生、正旦是也.惟此书则不能,因主人公未出世以前,已有许多事应叙也,于是乎曲本之惯技乃穷.既创新格,自不得依常例矣.”[8](p.524)为了据实反映意大利民族斗争的历史,梁启超秉承历史时序铺叙《新罗马传奇》情节,首出叙主角出生之前的事件,传统的生、旦开场模式因之改变.梁氏独创“新格”,延迟主人公的出场目次,主要脚色至第四出方才现身:“玛志尼为三杰之首,至是(第四出《侠感》)始出现,方入本书正文.”[9](p.537)受制于作品题材和作者意识,《新罗马传奇》设置三位男性主人公,此举打破了正生家门、正旦家门的常规格局,“不能照依常例”[10](p.544)道出了该剧脚色布设的特殊性.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新视点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武汉大学新视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强化语文味,创生课堂教学新视点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味,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强化学生诵读感知、启动文本赏析模式、延伸阅读课堂长度,都能够创生丰富阅读学习内驱。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建设风清气正政治新生态
提 要: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阐述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性,从而提出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对当前风清气正政治新生态建设。

搜狐体育苏州世乒赛报道新视点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搜狐体育第53届苏州世乒赛的报道为研究文本,通过对其报道内容、主要流程及报道特点的分。

健康女性为载体开启为物流女工维权新视点
摘要:维护女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本文以笔者亲身工作经历,阐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工会女工委员,以供借鉴。关键词:健康女性;维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