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影响因素实证论文范文写作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省际分异和影响因素实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影响因素实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5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省际分异和影响因素实证,本文关于影响因素实证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影响因素实证论文参考文献:

影响因素实证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摘 要:根据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而且当前节能任务艰巨的事实,提出了进行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因素分析的必要性.基于2007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了各因素对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比重、工业增加值中高耗能产业比重以及煤炭消费比重的差异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要在短期内缩小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差距,必须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发展,加强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提升煤炭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能源效率;偏最小二乘回归;截面数据

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5-0084-06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能源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总量有了显著增长,同时也消耗了相当可观的能源,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全局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中国是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能源利用效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比如有的地区是以电力、钢铁产业为主体,有的地区是以服务业和创意产业为支柱;有的地区是以煤为主要能源,有的地区则主要使用燃油、天然气;有的地区产业节能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地区却仍然在低水平徘徊.这些千差万别的情况决定我们制订节能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以尽量减少节能的社会总成本.统一的节能模式确实带来了苦乐不均的问题——既不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后发地区加快发展,也不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的发达地区进一步发挥竞争优势.因此,要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节能潜力等因素,实行差异化的节能政策,以尽可能减少节能成本,减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目前,能源强度和能源效率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研究的热点.现有的关于能源效率的研究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1.对能源效率进行评价.能源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按照能效指标考察的生产要素的多寡,又可以分为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单要素能源效率常被定义为一个经济体的有效产出和能源投入的比值,它是单位GDP能耗的倒数,很多学者也认为它是能源生产率.早期对能源效率的研究中都采用的是单要素能源效率指标.王庆一、施发启、金三林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能源效率进行了国际比较,认为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能源效率还十分低下[1-3].以面板数据为基础,Miketa[4]对56个国家,Mulder和Groot[5,6]对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效率的差异性和收敛性进行了研究.孙鹏等分析了中国1978~2003年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强度对能源消耗量的影响,认为中国的能源效率在提高,但2001~2003年能源效率存在一定的下降[7].Rebecca和David考察了发展中国家能源转轨的情形,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由于无效率的能源和技术占居主导地位,因此,创造同样价值的产出会要求较高的能源投入;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更加有效的能源和技术得以采用,使得单位产出的能源投入开始下降[8].史丹运用洛伦兹曲线、弗罗伦斯系数和基尼系数分析了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以及能源效率趋同条件下的节能潜力[9].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方法来源于微观经济学上的全要素生产理论.社会生产的各投入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而决定最终产出的并非是能源或人力等某一个生产要素,而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其中最典型的是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近年来见于文献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文章都是使用DEA对能源效率进行测度.Hu等首次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框架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 弥补了传统指标能源生产率仅考虑能源单一要素的缺陷[10]; 魏楚等基于Hu等的思路将能源效率定义为当前固定能源投入下实际产出能力达到最大产出的程度[11], 或者说在产出固定条件下能实现最小投入的程度.李世祥等在DEA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效率、能源投入最小化、成本最小化、产能利用率调整目标情景下能源效率测度的方法,从1990~2006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和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的能源效率状况,并利用“两步走”估计了其影响因素[12].

2.分析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李廉水、周勇对35 个工业行业进行DEA-Malmquist指数分解, 并将分解后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作为解释变量, 去估算各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技术效率而非技术进步是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但后者的作用将逐渐增强[13].吴巧生等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对中国单位GDP能耗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中国能源效率提高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14].Zhang(2003)利用改进的拉氏指数计算了中国工业部门1990~1997 年的能源使用情况.将工业能源消费分解为规模效应、实际的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发现实际的强度效应( 即技术效应) 是主导因素[15].高振宇等、魏楚等定量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影响力、制度因素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16-20].

以下试根据中国各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现实,运用2007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数据的不可得性,不包括西藏、港澳台地区)的截面数据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分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模型的构建

偏最小二乘回归由化学界的伍德、阿巴诺等人在1983年提出,这种方法是在普通多元回归的基础上有机结合了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的思想,在一个算法下,可以同时实现回归建模(多元线性回归)、数据结构简化(主成分分析)以及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自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问题[21].

三、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当前度量能源效率较普遍的方法是单位GDP能耗,《中国统计年鉴》中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本文拟采用2007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港澳台地区)的单位GDP能耗(Y)来代表各地区的能源效率,那么单位GDP能耗越低,说明能源效率越高.

本文根据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省际分异中的七个因素选取了八个指标: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能源生产率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随着经济发展, 生产规模会扩大,一些先进技术会被逐渐采用,从而对能源生产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同时生产的不断重复进行使熟练程度增加, 产生“学习效应”, 同一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源会相应下降.这两方面作用的综合影响体现在经济发展对能源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上.选取指标人均GDP( x 1)来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我们知道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是高耗能产业,而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是低耗能产业,因此,可以认为如果工业对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贡献很大,那么,这个地区的单位GDP能耗必然偏高;相反地,如果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贡献很大,那么,这个地区的单位GDP能耗必然偏低.为此选取指标工业增加值比重( x2)、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重(x 3)来代表产业结构因素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审计意见购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能源效率概念、分类与影响因素综述
【摘 要】 文章梳理了我国能源经济学界数十年来对能源效率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具体阐述了能源效率既有能源经济效率与能源环境效率。

乡村旅游中的社会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的社会空间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文章对著名景区丹霞山瑶塘村进行实地调研,在当地相关社会经济统。

中国能源融资效率
摘要:本文从气候与环境保护视角切入,运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中国能源融资效率问题,得到的研究结论为:财政政策、能源投资等因素对能源融资。

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于2002年正式开始自贸区的建设,并在2010年正式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贸区为中国东盟的贸易发展带来了很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