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巡行论文范文写作 元代两都巡行制度考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巡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1

元代两都巡行制度考,这是一篇与巡行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巡行论文参考文献:

巡行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制度论文软考论文范文会计制度设计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 要:十三世纪初,中国北部的蒙古民族兴起,成吉思汗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影响所及,震撼了当时的整个世界.五十年后,即十三世纪中叶,他的孙子忽必烈,在中国本土建立了元朝,元上都是元朝的两个都城之一,它记载和见证了蒙古民族的伟大功业.在中国历史上,蒙古民族建立的大元帝国有两个首都,一个是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西部的正蓝旗,另一个是大都,建在今北京市的中心位置.两个首都,一个在燕山南麓的农业地区,另一个在燕山北麓的牧业区,生态和气候有很大差别,两都制的确立,利于元朝皇帝从掌控中原的大都来到草原交通枢纽的上都,便于和漠北宗王贵族联络,加强他们的向心力.

关键词:忽必烈;路线;价值

一、元两都建立的背景

1251年,成吉思汗孙蒙哥汉登蒙古汗位.随后,蒙哥命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立足金莲川,广召天下名士俊杰,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从此为其迈向帝位、治国安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55年,蒙哥汗又将属恒州管辖的金莲川之地赐封给忽必烈.1256年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恒州东、栾水北的龙岗选址筑新城.历时3年建成,除名“开平”.1259年蒙哥汗伐宋,卒于四川钓鱼山,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称汗即建元“中统”,1263年5月忽必烈下召升开平为都城,定名为“中都”,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次年,改燕京为中都.1267年有在中都东北建新城.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自此,元朝实行两都制,上都和大都并为国家首都.

元朝的建立,以及元上都在草原上的繁荣,推动了祖国北部地区的建设和开发.同时,它极大地加强了中外交通和中外关系,打通了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交通.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元朝和四大汗国之间频繁往来,和欧亚非各国联系密切,中国的航船一直到达非洲.

更为重要的是,元上都的建立,使草原文明、欧洲文明和东方文明互相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中国元明清三代在北京营建都城,都受到元上都很大影响.资料显示,由于忽必烈对宗教兼收并蓄的政策,使元上都成为当时世界宗教的中心、中国传统信仰的佛、道、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教堂,其地位都是平等的.

但忽必烈的理想是作中原的皇帝,1264年9月,颁布法令,将燕京改名为中都.确定以大都为首都. 集权政治的重新确立,恢复了正常的统治秩序,对人民的赋役剥削限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内,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如立司农司、垦荒屯田、兴修水利、限制抑良为奴等.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十三年,下临安,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两都之中,中都为正都,上都为陪都.至此,两都制度正式确立.

二、两都巡行路线的确立

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草原,元大都地处今北京市中心,两地直线距离为270公里左右.在元朝兴盛时,两都之间共有4条驿道相通,其中有两条是元朝皇帝每年两都巡幸时所走的路线.

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确立两都制之后,历代皇帝每年都进行两都巡幸制,每年的二三月份皇帝便率宗王贵族、文武百官及随员们从大都出发,历经一个月到上都,在上都驻夏、狩猎、处理政务.九月草微黄时再从上都返回大都,即“未暑而至,先寒而南”.“两都相望不满千里,往来有四道焉,曰驿路,曰东路二,曰西路.东路二者,一由黑谷(辇路),一由古北.”(周伯琦《扈从诗前序》).

驿路,长约800余里,主要经过以下地点:大都、昌平、新店、南口、居庸关、榆林、怀来、统墓店、洪赞、桑干岭李老谷、龙门或鵰窝、赤城、云州、独石口、偏岭、牛群头、察汗淖儿、李陵台、桓州至上都.元代一般人多走此路,为实际上的重要交通干线.

黑谷东路,元朝皇帝从大都去上都走的是 (俗称“辇路”).这条路全长750多公里,设有18处“行营”,是皇帝行走的专道.该路从大都到居庸关,出居庸关后继续北上,经过今延庆县,翻山越岭进入草原,经大口、黄堠店、皂角、龙虎台、棒槌店、车坊、官山、黑谷、色泽岭、程子头、颉家营、沙岭、牛群山、明安驿、李陵台、桓州等驿站抵达上都.

另一东道,即出北口赴上都的“御史按行”东道,由大都出发,经顺州、橝州、古北口、宜兴东凉亭.

西路,从上都返还大都走的是,全长1095多公里,共设立24处行营.其路线为:南坡店、六十里店、李陵台、明安驿、盖里泊、昂无脑儿、回回柴、忽察秃、兴和路、野狐岭、得胜口、沙岭、宣德府、鸡鸣山、丰乐、阻车、统墓店、怀来、棒槌店、龙虎台、皂角、黄堠店、大口至大都.这条道路在蒙元时期是驿道正路,被人们称为“孛老站道”.

元朝皇帝每年巡幸上都,路线大多“东出西还”,即出发时从大都由东道“辇路”赴上都,返还时由上都经西道“孛老站道”回大都.

三、两都巡行的意义

忽必烈将大都定为首都,不但可以加强蒙古政权在中原的统治,还为实现统一全国的政治愿望准备了条件.以上都作为避暑的夏都,保持了蒙古旧俗,便于联系蒙古宗王和贵族,为蒙古民族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元朝的两都巡幸制,既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习惯逐水草而居、四时迁徙的生活方式.同时,元朝皇帝从掌控中原的大都来到草原交通枢纽的上都,便于和漠北宗王贵族联络,加强他们的向心力.

两都制建立后,忽必烈遵循游牧生活冬夏营地迁徙的风俗,沿袭辽、金的“四时捺钵”制度(辽*创的 政府和皇城的迁徙流动制度),并把它和中原王朝的辅京、陪都传统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一套两都巡幸制度. “两都制”的设立既“南控中原”又“北连朔漠”,符合当时忽必烈管理多民族条件下经济形态的需要.

相比较而言,对于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来说,上都的战略地位更胜于大都.元人虞集在《贺丞相墓志铭》中写道:“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

据史料记载,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每年的冬半年(从秋分到春分)在大都理政,夏半年(从春分至秋分)则巡游到上都理政.故上都也被视作夏都.

两都制既适应了当时管理多民族条件下经济形态的需要,也适应了蒙古风俗传统,便于和蒙古各部宗王联系,还适应了游牧民族设置冬营盘和夏营盘的传统习惯.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都的遗迹留存至今的已很少,而上都遗址还较为完好的保存着.

结论:适合巡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巡行是什么意思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宋代券马制度考论
[摘 要]“券马”是宋代独有的一种马匹交易形式,它是由北宋初年的西北少数民族向宋廷贡马发展而来。宋仁宗时期,券马是当时北宋军用马匹唯一稳定的外部。

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
摘 要:在对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考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考+校试”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模式,并分别为“国考”和“。

唐代官吏考课制度对现行公务员绩效考核
摘要:考课是古代官吏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唐代的考课制度相对完备和成熟,在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唐代官吏考课制度在历代。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
摘 要:继2014年发布了新增或修订的八项企业会计准则之后,2016-2017年,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六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四项会计处理规定、七项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