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东君论文范文写作 东君:对自己有期待才能让读者有期待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东君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东君:对自己有期待才能让读者有期待,本文是一篇关于东君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东君论文参考文献:

东君论文参考文献 读者杂志免费阅读读者投稿读者期刊读者杂志怎么订阅

桫 椤 一九七二年生,河北唐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一届高研班学员.长期关注当代青年创作和新媒体文学,在《光明日报》《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创作与评论》等媒体发表文学评论多篇,著有文学评论集《阅读的隐喻》.现供职于河北保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东 君 本名郑晓泉,七十年代出生.以小说创作为主,兼及诗与随笔,偶涉戏剧.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收获》《十月》《江南》《西湖》《作家》《花城》等刊.著有长篇小说《树巢》《浮世三记》,另有结集作品《恍兮惚兮》《东瓯小史》《某年某月某先生》《听洪素手弹琴》等.曾获第二届郁达夫短篇小说奖等.

桫 椤:記得我们最近一次见面是在河北师大举办的“现代性五面孔”研讨会上.我们就从“现代性”这个话题入手吧!作为现代性的“面孔”之一,花城出版社那套书一出版,估计你们几位都有可能被读者贴上一个“先锋作家”的标签.你觉得这个标签适合你吗?

东 君:一个作家被人贴上标签,在我看来未必是件好事.同样,把“先锋作家”的标签落在某个作家身上,是出版家或评论家们喜欢干的活儿.主要的原因,是便于给读者造成某种“貌似这一类人”的错觉.如果读者也给我贴上所谓的“先锋作家”的标签,我不会设法撇清的,相反,我可能会在这标签下写一些大异其趣的东西.无须解释,作品自会说明一切.坦白地说,八十年代兴起的“先锋文学”(尤其是小说)对我后来的创作影响甚微.我那时还只有十几岁,接触有限,加之阅读重点不在那一端,无意间把那一阵文学风潮给忽略过去了.到了九十年代初,“先锋文学”风头犹健,先锋作家的重要作品都一部接一部出来了,而我却偏偏属意于台港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又一次与之擦肩而过.我后来也曾写过一些向这些前辈致敬的所谓“先锋小说”,不过,我在写作中对欧化的东西还是有意识地作了甄别.

桫 椤:开口就显出了你的“大异其趣”!不少作家都会强调“先锋文学”对自己的影响,在你这里我却听到了“影响甚微”这样的说法,可见你是个不从众的作家.基于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来得比较晚这一事实,我们常常会认为外来的就是现代的.你的作品多有对现代性的探讨,呈现现代性对中国的影响仿佛也是你追求的一个目标.比如像长篇小说《树巢》,很新奇的写法,看上去是个家族小说,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意味很强烈,但是虚与实杂糅的写法,比如一个离开了身体的胃到处找食物吃,这种写法本身就很现代、很先锋.你在动笔之前怎样考虑作品里的超现实性?

东 君:如果我的小说创作可以细加划分,那么,一九九九年至二三应该算是我小说创作的探索阶段吧.那时有一部分小说明显是受法国新小说(尤其是极简主义小说)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小说,故意模糊了文体边界,因此被归类为“跨文体”.我那时刚出道,有点野心勃勃,总是觉得当代小说写得太像小说,因此就冒着可能被人加以指责的风险进行了跨文体写作的试验,《人·狗·猫》《鼻子考》《昆虫记》就是那个时期的探索之作.写于二三年的长篇小说《树巢》则是把跨文体写作推向了极致.我说过,我算不上是一个出色的写作者,但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想法的写作者.或者说,我总想写出一点跟别人不一样东西.这种想法曾在《树巢》中得到了现在看来还不够成熟的表现.这部长篇小说刚写完时我还是信心满满的,曾在我们乐清的《箫台》杂志节选刊发.但发表后反响平平,朋友见了面无非是问一声:最近出长篇啦?现在回头来看,这部长篇还是有不少不无遗憾之处的.这跟我当时眼高手低有着很大关系.我写到三分之二处,就失控了.个中得失,唯有自知.因此,以后再版的话,我想删掉三分之一,这样也许会变得更纯粹一些.但我也相信,这部小说还有几个可以称道的地方,比如你说那个神奇的胃,它从马大憨的身体里跳出来,自己找食物吃;还有比如采用戏剧的形式写马老爷与罗刹之间的对话.这种写法,在西方超现实主义作品里早就玩过了,不足为奇,我只不过是让它变得更“中国化”.现在我不会这么玩啦!中国小说家只需要把现实题材稍加处理,在外国人看来就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了.

桫 椤:对,我们当下生活的确够复杂,所以才流行起来“现实比想象还丰富”这样的说法.“写实性”“现实主义”,这些概念仿佛一直被用来定义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特征;现在又有个新说法叫“讲述中国故事”,显然也在加强这些概念.我看《树巢》的时候就感觉非常新鲜,尽管它也是一个以现实为框架的小说.

东 君:套用你的说法,《树巢》就是讲述中国家族的故事.我很早就想写一部家族小说.家族小说与流浪汉小说一直是小说的两大传统.相对于欧洲人,中国人写家族小说似乎更适合一些.中国人是讲血缘关系的.这种关系由姓氏来决定.先秦时期,血缘贵族才拥有姓氏,而庶民则只有名字,没有姓氏.一般来说,姓氏更倾向于男性血统,离垂直男性血统较近的族丁相对于较远族丁,其地位显然要高一些.这种血缘关系发展到后来,就更错综复杂了.但我要强调的是,我所写的不是自己的家族.自然,这本书也不是什么自传体作品.我只不过是借家族小说这个幌子,把近几年一些也许是不太成熟的想法告诉别人.书中有对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的描述,有对古希腊神话的戏仿(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神话体系),有对儒、释、道、基督教的阐明,有对神、人、鬼、兽共同构成的世界的大胆设想(这里面也出现了四种话语:神话、鬼话、人话、兽话).小说中的人物似乎可以在我们所熟知的神谱中找到对应的神灵.因此,我写作这部书时,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制造象征的神话诗人.我写作这部作品时脑子里没有那么多“写实性”呀、“现实主义”呀.说穿了,我就是觉得怎么好玩怎么写.小说第一卷从一开头我就板着脸谈吃喝拉撒、裹脚对歌之类的,看似雄辩滔滔,其实压根儿不是拿真学问唬人,而是拿学问开玩笑;最后一卷对四福音书的戏仿,也是拿经典开涮.在有些人看来这样做近乎炫技,而我自己却认为是纯然出于一种“好玩”的心态.我跟一些经典小说对着干,其实也是另一种模仿.这种模仿有时可能隐在小说的深层结构中,读者不易察觉.

结论:关于东君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东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让读者的眼睛亮起来
莘莘学子,谁不想笔下生花,写出令人羡慕的作文?可现实中,无论是考场习作还是作文训练课,学生的作文总是呈多层梯级的。究其原因,其首要问题当属语言的。

写出诱人的原由,让读者信服
【原文入院】我有一个好学的外公,他虽然已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外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特别爱读书看报。有时看到情绪高涨时,他会高声地朗读;有。

让读者产生阅读满足感
《特别关注》杂志之所以能成长为“世界华文第一刊”,各方解读的经验很多,这里暂且不论,单就刊物内容和质量而言,在长达16年的打磨中,每期杂志甚至每。

盛世东我不想出名,想让芭蕾舞出名
Q:2014年时为什么想参加《中国好舞蹈》?A:我發现很多人对芭蕾舞有很大的偏见和误解,尤其是对男芭蕾舞演员,比如学芭蕾舞会不会娘啊,还有同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