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资产证券化论文范文写作 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自留问题文献综述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资产证券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8

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自留问题文献综述,关于免费资产证券化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资产证券化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资产证券化论文参考文献:

资产证券化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文献综述范例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幼儿园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摘 要:有关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对于相关话题的研究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有文献认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起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等发起者倾向于出售低质量的贷款,或是放松对贷款的筛查和监督,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这也成为各国陆续推出风险自留政策的原因.依据信号理论和激励相容原理,风险自留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强制自留的资金成本和信息损耗削弱了风险自留制度的价值.对于最优自留形式与比例的选择,学者们认为应当依据经济环境、产品结构、资产质量有针对性地制定自留政策,而且应当完善豁免条款和反规避措施,以保障自留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自留

一、 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国际资本市场上最重要、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创新之一.发起人通过将银行贷款等基础资产打包出售,增强资产流动性、减少风险暴露,投资者则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的资产进行投资,资产证券化实现了收益和风险的重新分配.长期以来,资产证券化给投融资双方带来的便利掩盖了其中蕴含的风险,直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由于发起人将证券化产品出售的同时将风险一并转移,导致发起人更加关注贷款发放的数量和利润,忽视质量和风控,基础资产质量持续恶化.当危机来临时,基础资产的风险暴露,持有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承受巨大损失.

为了规范资产证券化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各国监管部门展开积极探索.2009年,欧盟颁布了风险自留规则,要求从事资产证券化的银行必须至少持有证券化资产总额的5%.2010年,美国颁布《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也规定了5%的风险自留比例,同时针对特殊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豁免条款和反规避措施,以确保发起机构有足够的动力控制证券化资产的质量,与投资者共担风险.2012年我国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后,风险自留也被纳入制度框架.2013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颁发了《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自留比例的文件》,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自持比例不低于5%,且持有的最低档证券占该档证券规模的比例不低于5%.

学术界关于风险自留的讨论兴起于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对于相关话题的讨论也刚刚开始,已有文献主要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出发,讨论风险自留对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作用,并就最优风险自留形式与比例进行对比,本文将围绕上述内容,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纳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资产证券化在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流动性的同时,将基础资产所具有的风险一并转移.然而,由于證券化产品发起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等发起者可能更倾向于出售低质量的贷款,亦或放松贷前审查和贷后监督,这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1.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逆向选择问题.由于证券化产品的发起者和投资者拥有不同的信息条件,投资者无法准确掌握基础资产隐含风险的大小,因此只愿意支付平均价格,这可能导致低估优质资产价值、高估劣质资产价值,促使银行选择出售低质量贷款,资产证券化市场事实上成为“柠檬市场”(Duffie,2008).Dahiya等(2003)基于美国的银行贷款数据,考察公司贷款被出售后的市场反应.文章发现,如果某公司在银行的贷款被出售,那么公司股价会显著降低,倘若售价大幅低于面值,这一现象将更为明显,部分借款公司甚至在贷款被出售不久后破产倒闭.作者认为,银行出售贷款传达了负面信息,同时表明银行出售贷款时存在逆向选择行为.Berndt和Gupta(2009)发现,如果某公司的贷款经常被交易,那么和同类公司相比,在其贷款首次被出售三年之内,公司股价表现更差.贷款未被出售的公司则不存在这样的现象.作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银行出售了质量不佳的贷款.Drucker和Puri(2009)在控制相关变量之后发现,如果贷款评级为垃圾级,那其被出售的概率将显著增加.

2.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从道德风险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可能影响银行的贷前筛查和贷后监督动机.银行为了扩大规模、追求利润、降低成本,可能会轻视贷款质量,降低贷款发放标准,导致基础资产质量恶化.同时,资产证券化使得贷款的收益和风险转移,发起者没有足够的动力持续监督贷款人行为,导致贷款质量下降,给投资者带来损失(Duffie,2008;吕凯,2013).IOSCO(2012)从激励相容的角度,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起-分销”模式,容易造成发起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激励不相容,弱化发起机构的风险管理责任,最终导致信用风险沿着证券化链条传染至整个金融系统.Keys等(2010)研究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现,在控制相关变量之后,证券化资产组合违约概率上升了10%~25%,资产证券化的存在导致次贷发放者的筛查动机减弱.宋明和张元萍(2016)认为,商业银行从“发起—持有”模式转变为“发起—分销”模式后,没有动力勤勉尽职的跟踪监督借款人行为,导致信用风险增加,不利于投资者.

三、 风险自留对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作用

伴随着“发起—持有”到“发起—分销”商业模式的转变,证券化产品发起者、投资者之间风险与收益重新分配,产品一旦出售就不再与发起人相关,这成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滋生的土壤.为了使发起者与投资者利益一致,学者们提出,发起机构应当自留部分证券化产品,即自留信用风险,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Leland和Pyle(1977)提出信号理论,认为企业经营者掌握更多的内部信息,因此,如果一家企业保留自身股份的比例越高,表明其对公司前景越看好,投资价值也就越大.通过观察股份自留信号,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判断投资价值.同样地,通过观察发起机构自留资产支持证券的比例,也可以获得关于基础资产质量和产品定价的信息.DeMarzo(2005)认为,发起人掌握的内部信息以及用于给证券定价的特有模型导致投资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当发起人自留部分证券化产品时,可以向市场传递产品质量的信号,帮助投资人判断投资价值.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资产证券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资产证券化的优势方面论文范文。

资产证券化意义风险管理分析
【摘 要】 资产证券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年代末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在短暂的几十年时间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极其迅猛,已经成为。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管理
摘要:资产证券化其中的一种就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其也是一种金融创新,尤其对改善房地产融资环境,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极其重。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一是原始借款人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原始借款人到期不能还款的风险,原始借款人到时候不能归还所借款项的本金和利息,可能引起资。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测度和预警分析
资产证券化对于早期的资产证券化,1936年John Maynard Keynes发表著作TheGeneral Theory of Employ。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