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城镇化进程论文范文写作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和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城镇化进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和,此文是一篇城镇化进程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城镇化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城镇化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民间文学论文创业家杂志艺术百家杂志社世界家苑杂志

摘 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困境,从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出版及其传承与创新、文化空间保护与传承、多种教育方式参与保护与传承、建立海洋文化生态园等方面探讨了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路径,以期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民众参与下加强对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进而推进三亚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关 键 词:新型城镇化;三亚疍家;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8)08-0079-08

收稿日期:2018-05-30

作者简介:杨景霞(1970—),女,河北武强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范秀玲(1963—),女,山东烟台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新城镇化进程中三亚疍家‘文化空间’的利用与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YD22;2017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三亚疍家‘文化空间’的利用与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NSK(YB)17-25.

引 言

城镇化建设应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文化和风俗习惯.如果说文化遗产是“源”的话,那么城镇化就是“流”,只有“源”远,才能“流”长,“源远流长”,才能彰显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作为滨海型国际旅游城市,三亚最初是一个小渔村,村里都是疍家人.疍家是一个以水居和从事水上捕捞为特征的特殊族群,自秦汉时期从东南沿海迁徙而来即聚居在渔业资源丰富的海湾滩涂,造舟为屋,傍海而居,随鱼虾汛期迁徙各处港湾,耕海谋生.据《正德琼台志》记载:正德七年(1512)在崖州(今三亚)的疍民人口为1593人,崖州成为当时海南疍民人口最多的地方.三亚的疍家人已经在海南沿海繁衍生息了几百年,目前主要聚居在榆港、南边海、后海、红沙、崖城等地,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性,使用粤语方言,创作了丰富多彩的疍家文学作品.新渔村建立之后,疍家人搬到岸上定居,与陆地上的居民生活在一起.昔日的疍家棚变成楼房,疍家人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得到了改善;昔日的小渔村早已被三亚河两岸的高楼大厦所替代.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棚户区改造进程的不断加快,三亚疍家人的生活空间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变化,疍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传承和创新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保护、传承和创新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个大类,其中第一类就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而民间文学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位.按照民俗学家钟敬文的观点,民间文学就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1]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说唱、叙事诗、史诗等多种文学样式,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立体性等特征.三亚疍家人因聚居紧密,民间文化遗产得以比较完整地保护和传承下来.

(一)三亚疍家民间文学形式多样

疍家民间文学形式多种多样,如疍家的民间故事《神州五龙公庙》《疍家古井》《海螺姑娘》等;流传在疍民日常生活中的谚语,“危险过挖紫菜”“一脚踏两船”“有女无嫁拖风仔,朝开晚迈一身泥”“有风唔(唔,粤语“不”)好扯尽哩”等;咸水歌是最具特色的“水上民歌”,因以咸水歌为主要曲调,又称“咸水民歌”或“咸水渔歌”,是疍家人的“诗经”,又称“疍歌”.咸水歌有四个曲调:叹家姐、白啰调、木鱼诗、咕哩梅(咕哩妹、咕哩美).“叹家姐”又叫“哭嫁”,是疍家人嫁女独特的婚嫁习俗之一.婚前新娘必须唱“叹家姐”出嫁,如表达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叹亲娘》,姑嫂是对唱“叹家姐”的主要角色,小姑唱《叹家兄》《叹家嫂》,希望大哥、大嫂照顾好爹娘,大嫂唱《叹姑娘》,希望小姑嫁人后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场面催人泪下.“白啰调”是一种即兴演唱的曲调,看到什么就唱什么,如《三拜古井》《揾哥来倾鬼》(意思是找哥来说话)、《拉地网》《拖网劳作》《鱼歌对唱》等.“木鱼诗”如《嘱咐》《相思》《牵挂》《梁祝相送》《十月种花》《十花赞》等.“咕哩梅”如《手巾做凭记》《橹头弯弯》《橹头摇摇》等.

(二)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较少

2003年,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并开展了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工作.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实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都确定了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文化传承人.三亚疍家民间文学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咸水歌,另一个是民间故事“海螺姑娘”.两个项目共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其中,咸水歌项目,省级传承人梁云志,男(已过世).市级传承人张发结,男,77岁;陈水莲,女,71岁;周学结,男,68岁.“海螺姑娘”项目,市级传承人杨军,男,69岁;钟志平,男,60多岁(因身体不适,已不再做代表性传承人).从性别上看,男5人,女1人;从年龄结构上看,都是60-70岁的老人;从文化程度上看,基本上都是从小到大没受过教育.因为旧时疍家人漂泊在海上,以船为家,很少上岸,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

(三)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三亞疍家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对疍家文化有着明显的自觉意识,他们都积极地以自己的方式维系和传承本民族的口头传统.通过多次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笔者了解到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对疍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情况:整理和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故事、谚语和咸水歌资料,创作新篇咸水歌,歌唱幸福生活,歌唱好时代.如原榆港社区郑石喜书记创作了一系列新编咸水歌,《三拜古井》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龙盘古井是三亚疍家人移居三亚港后挖的第一口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到元宵节之日,疍家人就会自发到龙盘古井,摆上贡品,烧香燃烛,一拜古井挖井人,二拜古井龙盘公,三拜古井哺育恩.疍家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传唱者还从题材和演唱方式等方面创作了新篇章来歌唱改革开放和幸福生活.比如《拜海神》《说渔村》《渔村男女爱唱歌》,小组唱《婚嘱》《尊老爱幼》,合唱《情歌对唱》等.此外还有《恭贺陈列馆》和《今天好日子》(2015年3月9日作)、《我是一个疍家人》《改革开放好》《渔村里面喜事多》,等等.与高校合作,设立海南大学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志愿者服务基地,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疍家文化提供了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平台.成立了南边海渔村路老人活动中心,每天晚上都有上年纪的疍家人在这里演唱咸水歌,目前该中心已有成员100多名.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是对三亚疍家文化的静态保护,有四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那里讲解疍家历史文化,传唱咸水歌.在休渔期,创办培训班,培养咸水歌的传承人.还成立了三亚疍家文化协会,这是一个保护和传承疍家文化的社会团体.

结论:适合城镇化进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城镇化进程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被拆迁农民权益的保护
[摘 要]“居者有其屋,食者有其田”,毫无疑问,房屋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拆迁的触角也随之延伸到广大农村地。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文章就学校数及学生情况、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城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和金融风险
厦门大学金融学院目前我国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扰,比如在资金支持、产品构造以及投融资环境等方面面临着困扰。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影响
[摘 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各方面的改变,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城镇化发展成为重要的一方面内容,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