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西游记论文范文写作 西游记中唐僧真实形象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西游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0

西游记中唐僧真实形象,这篇西游记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西游记论文参考文献:

西游记论文参考文献 人物形象论文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提纲

内容摘 要:吴承恩的《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开山之作,随着其形式不断被演绎与改编,其中的人物形象也在不断经历流变与重塑,失去了真实原貌.本文以《西游记》小说中的唐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对唐僧的复杂形象与矛盾性格进行重新阐释,通过分析与研究,以期实现对人性本真的回归.

关键词:《西游记》 唐僧 真实形象

中国古代的“西游”故事可谓源远流长、家喻户晓.不同的“西游”版本类型,演绎出各不相同的取经故事和多样化的唐僧师徒形象.明代作家吴承恩以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为蓝本,大量汲取民间传说的精华,创作完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从而实现了由戏曲向小说的蜕变,“实现了取经故事与修心主旨的升华”.[1]作为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小说《西游记》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原著中的唐僧形象本就颇多争议,自86版电视剧《西游记》对唐僧形象进行重塑后,其形象在不断发生流变.固然新的唐僧深受观众喜爱,但其形象却失去了原著中应有的复杂与真实.

《西游记》小说中的唐僧,不同于其他作品类型中单一化得人物形象.在吴承恩笔下,他是一个得道高僧,又拥有着凡人的弱点.其本性是善良的,却又时常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自我.因而,他是一个十足的矛盾体,复杂而又真实.

一、坚定不移与胆小懦弱

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说:“《西游记》有一点特别长处,就是他的滑稽意味.等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2].唐僧在小说中表现出一种前后矛盾的行为,一方面坚定不移,另一方面却又胆小懦弱.

在还未出发之前,唐僧对西天取经抱有坚定的信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3]“并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3]寺里的僧人问起“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3]玄奘则“以手指自心”答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3]使得众僧人人称羡,个个宣扬“忠心赤胆大阐法师.”[3]这里,唐僧表现出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着、勇敢的一面.

然而在取经途中,他每一次遇到危险却是“吓地哭泣”、“堕下马来”、“心惊打颤”、“翻白眼,往后打仰”.[3]小说第十三回,法师第一次遇到妖魔便唬得个魂飞魄散,见到猎户也是“跪在路旁”直喊救命.等到了愁鹰涧,唐僧的白马被贬下凡间的三太子吃了,孙悟空欲去寻马,唐僧则扯住孙悟空不放,不让孙悟空离开自己的身边,担心“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只急得孙悟空左右两难.在第十六回,孙悟空欲找熊怪索要袈裟,唐僧首先想到的是:“你去了时,我却何依?”[3]佛家修士讲究“五蕴皆空”[3],凡世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虚空,即使是死亡也不足以撼动其心.但是唐僧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坚定无畏,反而是顾虑重重,瞻前顾后.

可见,唐僧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得道高僧.虽然立志取经,不畏艰险,但是遇到危险也会害怕畏缩,从得道高僧变成了普通凡人,帶上真实的“人味”.

二、慈悲善良与偏执无理

作为一个出家人,唐僧待人接物都秉持慈悲善良,但对待自己的徒弟孙悟空却显得偏执无理,使得二人的矛盾不断.

在小说第二十七回,白骨夫人变作年轻女子来斋僧,唐僧苦口婆心地劝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3]告诫她山中行走危险,还是要带侍儿随从.女子笑吟吟陪俏语送上斋饭,三藏以“徒弟摘果子去了”[3]为由,拒绝了女子的好意,并且担心“丈夫晓得后”[3]责怪女子.西天路上即使是遇到疑是妖魔的路人,唐僧也要坚持“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3]“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3]更以“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3]的道理告诫徒弟.

然而,在面对一路上降妖除魔、忠心护师的孙悟空时,唐僧却常常不听辩解,误信谗言,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偏执与无理.小说第三十九回,唐僧询问如何救得乌鸡国国王,悟空推辞几句,便被八戒在一旁蛊惑唐僧“你莫被他瞒了.他有些夹脑风,你只念念那话儿,管他还你一个活人.”[3]真个唐僧就念紧箍儿咒,勒得那猴子眼胀头疼.小说第四十回,红孩儿戏弄师徒四人,悟空一心护师,却被唐僧怀怒“这个泼猴,十分弄我”,[3]却是要念“紧箍儿咒”,最后被沙僧苦劝才上马又行.唐僧在对待妖怪化作的普通人时都慈悲善良,面对自己的徒弟却不能宽容理解,反而表现出封建家长式的独断和专横.尤其是在悟空替他打死抢劫的强盗时,唐僧却是不顾师徒之情道:“你到森罗殿下兴词, 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3]丝毫不顾悟空是为保护他才打死强盗,反而是担心到了地府“倒树寻根”连累了他.

对待众生是以慈悲为怀,善良可亲,对待徒弟悟空却是偏执无理,这样的一种矛盾行为使得唐僧的形象更为饱满和丰富.

三、追求超脱与世俗贪好

唐僧本身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高僧,严守佛教的一切清规戒律, 凡世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虚空,“富贵不至动其志,淫欲难以动其情,美食不能开其味.”[4]一心追求超脱世俗,到达彼岸成佛的唐僧,在取经路上却不能持心戒念,表现出其世俗的一面.

在小说中,法师的使命是奉唐王之旨,去西天求取三藏大乘佛法,惟因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度难人脱苦,修无量寿身,作无来无去”[3].他求法的目的,一是为弘扬佛法,使“回转”[3];二是想祈保大唐江山昌盛,即“皇图永固”[3].因此而博得唐王的最高隆遇,被称为“御弟圣僧”[3].由此,我们知道他的行为与使命其实就是“忠君报国”.正如唐僧在第十二回中所言:“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3]一方面是作为佛教徒在修行上的超脱,另一方面则是世俗的忠君报国,可见唐僧的取经目的本身就存在矛盾性.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西游记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西游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西游记中唐僧圣愚形象的演变与特点
摘 要:文人墨客对唐僧的赞颂不绝于口,后人赞颂唐僧在西天取经路上的坚定信念和对君主的一片忠心以及慈悲怜悯的美德。但仔细观察这取经路上的经历,唐僧。

文学著作西游记的人物形象
摘 要: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在虚拟的世界里,师徒四人将西天求取真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經的故事。他是神话与童话。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禹润普(1997-),女,河南人,香港树仁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在读大学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塔里唐僧肉
大学和科研机构等被称为“象牙塔”,在一般人眼里它是比较单纯的地方,但就在这些地方,灰色收入也难以绝迹。拿学生们来说,在进入这扇门,也就是选择导。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