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材料浏览

关于兼语论文范文写作 辨析古代汉语中双宾语和兼语式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兼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3

辨析古代汉语中双宾语和兼语式,本文关于兼语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兼语论文参考文献:

兼语论文参考文献 古代汉语论文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摘 要:相较于双宾语句式,兼语式的发展相对不足,有些研究人员甚至把兼语式划归为一些已经存在的特殊句式当中.对于兼语式的研究产生于现代汉语,而对古代汉语中的兼语式研究不足,本文试图更进一步地说明兼语式在古代汉语中就存在的事实,并且和双宾语句相比较,辨析二者区别联系.

关键词:辨析;古汉语;双宾语;兼语式

作者简介:彭星,女,安徽滁州人,硕士,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1

一、古代汉语中的双宾语

与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谓语动词后面的两个宾语叫双宾语(近宾语和远宾语,区分标准为距离动词的远近,有时也被称为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

(1)在古代汉语中,表示给予的动词可以带双宾语,比如“赐”、“与”、“予”等等.而在双宾语中,需明确的是直接宾语表示内容,间接宾语表示目标物件或者人.例如: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在这个例子里,“公”为主语,“赐” 谓语动词,之后的“之”为间接宾语,“食”为直接宾语.

(2)除了给予,在古汉语中,告知类动词比如“告”、“教”、“示”等等也可以带双宾语.例如: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庄子·秋水》).在这个例子中,“之”是告知的对象,为间接宾语;而“海曰”为告知的内容,因此为直接宾语.

二、古代汉语中的兼语句

定义:在古代汉语中,兼语句的谓语部分是连用的动词或者是形容词,但不属于同一个主语.特色为前一个谓语的宾语是另一个谓语的主语的嵌套结构.它是相当于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衔接在一起的格式.可以理解为(主语+谓语+兼语+谓语)这种组成结构,以下将介绍六个古代汉语中,兼语句出现的分类以证明兼语句式确实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1、命令型兼语式.这种类型的第一个谓语动词一般是“使”和“令”,而兼语后谓宾结构通常是表达主语对于兼语的要求.例如: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皇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例子结构则为“令等鼓瑟”.

2、缘由型兼语式.在这个类型的兼语式里,在兼语前后没有固定的词语,但第二个谓语是第一个谓语的原因,总的来说,此种情况不是很常见.例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命名型兼语式.这种类型的第一个谓语动词一般是“谓”和“名”,第二个动词一般是“曰”和“为”.例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名之曰褒禅”就是一个典型的兼语结构.

4、“以等为等”型兼语式.在这个句型里,“以”是动词,而“以等为等”意思是致使,這个结构和现代汉语的“把等当作等”是一样的.例如: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赤壁之战》)两个并列句均为兼语句.

5、“拜等为等”型兼语式.在这个类型结构中,前一个动词是“拜”和“立”等等,不是很固定.但是后一个动词一定是“为”.例如: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立太子为王”的兼语句式很容易理解.

6、“有”和“无”型兼语式.在这个结构中,第一个动词一定是动词“有”或者“无”,而第二个动词则不固定.例如: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愚公移山》)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类型很容易混淆为双宾语,应稍加留意语义的区别.

三、双宾语和兼语式的辨析

一般情况下,在古汉语当中双宾语和兼语式的区别很明显,双宾语的两个宾语一般为两个名词,并且关系是并列的.但在兼语式里第二个谓语一般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而且一般主谓关系居多.但是在下面情况下,句式比较模糊,两个句型可以同时存在.

例如:劝越伐吴,孔某之诛也.(《墨子 非儒下》)

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兼语句,越是伐吴的主语,也是劝的宾语,所以整个句子毫无疑问是兼语式.另一方面,第一个宾语是越,劝的对象,而后面的伐吴是劝说的内容,为直接宾语.这个句式可理解为双向的原因是由于劝说类型的动词后面加上了谓语性质的成分,所以形成了一种两者兼有的句型,可以叫做双兼语句式.

在这两个句式中谓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时候只要稍有改变,即使相同的谓语动词,也会形成不同的句式.

例如:今君命大子曰仇,第曰成师.(《左传 桓公二年》)

在这个句子中,表面上看像双宾语,但实则为兼语式.曰仇和大子为主谓宾的关系.但如果把曰字去掉,例如:胙之土而命之士.(《左传 隐公八年》那么,在这个句子中就显然成为了双宾语句式,是因为直接宾语和双宾语之间没有了“曰”这类词的连接.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实例列举,可以看出兼语式和双宾语从大体上来说区别很大,但是“双兼语句式证明有些句子,在古汉语当中是可以理解为既是双宾语又是兼语句的,所以二者既区别又联系.从最后一个例子来看,这两者之间也可以灵活的双向转换,在古代汉语中,二者的关系更为玄妙.希望以后的学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可以发现更多耐人寻味之处.

参考文献:

[1]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2003.

[3]张金玉,《西周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4]董治国,《古代汉语兼语句型新探》,南开大学学报,1995(6).

[5]刘宋川,《两汉时期的双宾语结构》,商务印书馆,2002.

结论:关于兼语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兼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古代汉语教学策略
摘要:现阶段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学时不匹配、内容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应在自主学习指导下学习古代汉语课程,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加强对。

古代汉语课程中古今文字通假字教学
摘要:古代汉语是一门文化艺术,它蕴含着我国文化精髓,意义深邃且内容复杂,所以学生在学习古今文字以及通假字时会面临着较大困难,不容易理解。关于古今。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是字功用比较
摘 要:系词“是”的来源及成因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还存在分歧,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