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古汉语文选论文范文写作 古汉语文选和古代文化教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古汉语文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6

古汉语文选和古代文化教学,本论文为您写古汉语文选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古汉语文选论文参考文献:

古汉语文选论文参考文献 古代汉语论文企业文化的论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在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挖掘文选内容蕴含的古代文化知识,不仅可以适应对外汉语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和要求,还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古汉语教学的效果.本文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探讨了如何将古汉语文选和古代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古代汉语文选 古代文化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2011年度教研立项课题“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融入传统文化的探索”(项目编号:2011JG17)

对外汉语专业是近年来为顺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一门新兴专业.由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同时肩负着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历史重任.这就客观上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化要有深刻的了解并能熟练掌握,这样才能真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优秀文献,这些古代文献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古代文化,古代汉语就是这些文献的主要语言载体.因而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古代汉语这一重要的工具,而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方面有其优越性,因此,古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等语言知识的讲解上, 而是要注意将语言和文化有机地融合,深入挖掘古代优秀作品语言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在了解古人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真正理解语言,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能极大地增强趣味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古汉语教学的效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文献.该书对春秋时期的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歌谣谚语也均有记述和评论,因此《左传》蕴含了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在当今各种《古代汉语》教材中,选自于《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是被普遍采纳的篇目.现以该文为例来观照其中蕴含的古代文化内容.

一、姓名

(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2)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3)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春秋战国时期,姓是区分阶级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平民是没有姓的,只有贵族才有姓.申国是姜姓,武姜是申国贵族女子,自然姓姜了.武姜嫁给了郑国的国君郑武公,其中“武”是谥号.但请注意,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赐予的一个称号,因此“武姜”这个称呼应该是她死后在她的姓上冠以其配偶的谥号组成.

那么,“姜氏”怎么理解呢?这是上古时期称呼妇女的办法,即在姓下加“氏”.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嬴(鲁文公妃)被称为嬴氏,骊姬(晋献公妃)被称为姬氏.这种办法在封建时期一直被沿用,并广为流行.现在的农村还普遍使用这种方法称呼已婚妇女.但“武姜” 和“姜氏”在使用时是有区别的,其中“武姜”是她死后的称呼,而“姜氏”是从郑武公口中说出的,说明“姜氏”是生前的称呼.

庄公作为郑国一代国君,但小时候却被父母取了“寤生”这样一个不雅的名字.这是因为庄公出生时情况比较特殊,以至于他的母亲姜氏甚为吃惊,并对此耿耿于怀,故以他出生时候的“寤生”这一特征给他取名.对此我们大可不必惊奇,因为在我国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自古至今都有根据小孩出生时的特征取名的风俗.孔子的儿子出生那天,刚好鲁昭公赐予他一条鲤鱼,为纪念此事,孔子便把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金国皇帝完颜璟因其出生地在金帝避暑胜地金莲川麻达葛山,故其小名就叫麻达葛.鲁迅《风波》中的“六斤”“七斤嫂子”“九斤老太”就是根据孩子出生时候的重量来取名的.

二、婚俗

(4)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说文》:“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这说明“娶”作为亦声字,其声符“取”表音兼表义.《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古代战争时往往将俘虏的左耳割下,用以计算战功.“娶”字以“取”表义,则有掳掠女子的意思.这反映了上古抢婚的习俗.这种抢婚制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在我国云南省的景颇族、傈僳族和傣族还保留着.从文字的演变史来看,“取”是“娶”的古字,后来增加女旁,以“娶”专指“娶妻”之义.如《诗经·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史记·吴起列传》“吴起取齐女为妻.”

那为何郑武公要到申国娶妻呢?原来上古时期同姓是不可以结婚的,《左传》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就是说近亲结婚对后代遗传不利.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优生优育的观念了.

三、饮食

(5)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礼记·王制》:“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说明羹是上古时期人人可吃的大众化菜肴.不过,虽然同是羹,富贵人家的羹多以动物肉作为主料,如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鱼羹等,故《尔雅·释器》说:“肉谓之羹.”这说明古代的羹是煮熟的带汤汁的肉(以区别于干肉、炙肉、脍肉等没有汤汁的肉).本文中颍考叔把庄公赐予的肉放着不吃,说这是“君之羹”,也说明羹就是以肉为主的食品.而穷人家则多以蔬菜作为主料,如藜菜羹、蓼菜羹、芹菜羹、苦菜羹等.如《韩非子·五蠹》:“藜藿之羹.”至于“羹”表示菜汤(即带肉的汤汁)则是后来产生的引申义.区别了羹的古今含义差别之后,我们就可以明白颍考叔原来是把带有汤汁的肉而不是带肉的汤汁留给母亲,这真是“纯孝”啊!难怪他的孝心能“施及庄公”了.

结论:关于对写作古汉语文选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古汉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东南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局限性和教学建议
摘 要:根据笔者在柬埔寨孔子学院教授一年汉语的经历,我们反思、分析了文化教学在柬埔寨孔子学院汉语教育中的局限性——文化与语言脱轨,文化教学很大程。

对外汉语中颜色词文化教学
摘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亦不例外。受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同一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有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
摘要: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全球“汉语热”的大环境下,中国文化日益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

我国文化传播现状看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
摘要: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文化大国,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分享,但其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文化传播过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