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精神分析论文范文写作 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理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精神分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0

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理论,本文关于精神分析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精神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精神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堂吉诃德论文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理论月刊军事理论论文2000

摘 要: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叶(神经症及治疗),20世纪20年代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由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人生哲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语言学主导的符号学(第一符号学)让位于“第二符号学”,精神分析成了主要的理论性框架,同时电影研究和批评的注意力从电影语言和电影结构转到了由机器所创造的“主题效果”上.下面将主要分析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做一个整体解读.

关键词:弗洛伊德;文学研究;精神分析理论

1 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

1.1社会背景——经济上:奥地利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政治上:人民遭受压迫,社会动荡不安.文化上:宗教气氛浓厚,禁严,人们正常性欲得不到满足,性本能压抑神经症和精神病发作率升高

1.2思想背景——来源于莱布尼茨的微觉说、叔本华的无意识概念、尼采的非理性主义

1.3科学背景——同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等发现密切相关.直接原因:心理病理学,并更改了心理病因观一些术语如改心理组织为情结、意识缩小为压抑、心理分裂为精神宣泄.

2 精神分析批评与20研究

精神分析批评与20研究相互影响,下面将从西方意识流、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四个方面来分析.

2.1西方意识流: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作家退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意识流描写的特点具有动态性、无逻辑性、非理性.描写层次分为意识层和潜意识层.描写的方式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意识流语言.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2.2表现主义: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表现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卡夫卡《变形记》

2.3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如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

2.4荒诞派: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其艺术特点为: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3 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生平简介: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代表作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弗洛伊德的代表理论:

3.1 心理结构理论——无意识学说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三个层次: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意识:表层,自觉地有目的受社会道德制约;前意识:中层,警戒无意识进入意识;无意识:底层,本能,无理性

3.2 三重人格理论

人格有“本我”“自我”“超我”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又不能太压抑.与超我、自我、本我,相对应的是他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划分,基于这种划分他提出了人格的三我,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

3.3 “力比多”理论(性本能)

“力比多”即libido(性欲)的音译,人类一切活动的驱动力、性欲、性冲动,后扩展为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它分为四个时期:口腔期、肛门期、期、生殖期.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满足,进而升华到美的享受

3.4 俄狄浦斯情结

“恋亲情结”是“力比多”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男孩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阶段男孩随着性冲动的发展从爱恋母亲、认同父亲进一步形成对母亲爱恋敌视父亲的性质.来源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故事.如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达芬奇从小失去母爱,恋母之情得不到满足,因而他一生创作源于俄狄浦斯情结,那神秘的微笑潜存在画家心底对母亲依恋之情的体现.

3.5 梦的理论

3.5.1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是建立与他的无意识论和泛性论基础之上的.梦的本质:一种(被压抑、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

3.5.2梦境可分成为两个部分:“显现内容”和“潜在思想”

3.5.3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压缩”(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移置”(把梦的隐义或精神重点加以替换转移)、“具象化”(把抽象思想翻译成视觉形象)、“润饰”(二级加工,睡醒后把梦中颠倒的材料加以条理化)

3.5.4做梦(由内隐到外显,把潜意识或形成梦)与释梦(由外显到内隐,找到梦的真正根源)文学艺术创作与梦

3.5.5文学艺术创作与梦:批评家要努力透过作品表层种种象征与伪装破译背后意义

3.6 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弗洛伊德在无意识和梦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文艺创作与白日梦相类似的观点:相同点:两者都不满足现状;白日梦:幻想起于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愿望;艺术创作:起于无意识领域受到压抑的冲动,艺术活动是这种的替代性满足.不同点:白日梦:只是一种属于个人纯粹的满足文学艺术:可以与别人分享,具有社会文化价值.

3.7 艺术家与精神病

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地把握现实”.

作者简介

袁有婷(1991-),女,山东省淄博市,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广播电视2016级,硕士.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精神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精神分析方面论文范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鲁迅梦情结
摘 要:在文学创作中,以梦境作为文章的背景,这并不稀奇,而且是一种艺术手段。但是如鲁迅这样,在《野草》中大量使用这种模式的就比较罕见了,这个时候。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解读
摘 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作为霍桑笔下非常有名的一篇短篇小说,全文通过描述主人公布朗在傍晚告别妻子,独自去黑暗的大森林里与魔鬼约会的故事,表。

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托尔斯泰小说复活
摘 要:本文以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说为理论基础,旨在分析托尔斯泰小说《复活》中主人公内心情感的阶段性变化,从最初的堕落到最后的升华,人格在本我与。

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色戒
摘 要:这篇论文采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王佳芝最后匪夷所思举动进行解释,说明王佳芝为何在最关键时刻放走易先生。论文中穿插着分析,论述以及细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