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写作 双一流背景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会计电算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0

双一流背景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这篇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会计电算化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范文大全会计电算化论文课程教学杂志

[摘 要] 国家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其核心是培养一流的人才,而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息息相关.在向“双一流”看齐的驱动下,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其教学目标更应该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分析了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其弊端,认为该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树立问题意识、勇于尝试、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拓展创新的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双一流”;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014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9- 0031- 02

0 前 言

当前,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如何向“双一流”看齐,成为各级高校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命题和使命.毋庸置疑,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应重视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向“双一流”看齐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其教学目标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必然面临新的挑战.

1 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供应链管理模块的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够,主要围绕几个常用的模块开展教学.从教学内容来看,侧重于账务核算,而对供应链管理系统很少涉及.随着功能全面的ERP系统的普及,企业的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已集成一体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单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学生学完该课程,只局限于简单的会计核算业务,缺乏对企业整体运作流程的了解,对软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功能知之甚少,造成管中窥豹,不能融会贯通、拓展创新,因而不能快速适应现实工作.

1.2 教学方法落后,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模式.该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软件基本的操作步骤,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然而,也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一方面,教师过多的演示会使得学生在操作中产生问题、主动思考的机会大大减少,滋生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侧重于对ERP软件的操作性指导,忽视了理论的联系.虽然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比较突出,但如果不跟理论相结合,就不能够真正地理解业务,理解软件,也就不能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情况.一旦脱离了教师指导,独自面临新的业务时就感到无所适从,教学效果甚微.

2 会计电算化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可以看出,传统的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的单一,使得学生对企业整体运作流程不够了解,对电算化软件的认识浅薄,学生停留在基本的会计核算业务上,缺乏拓展应用的能力.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强,容易拘泥于固定的操作方法,限制了思维拓展,无法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在该模式的束缚下,学生害怕遇到问题,容易急躁并产生挫败感.部分耐心谨慎的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步骤顺利地进行操作,造成一种“学得不错”的假象,反而阻碍了自身能力的培养.

因此,传统的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无论是在课程内容安排、还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双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3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想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其核心就是要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以适应“双一流”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以下从教学内容体系、课堂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来探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

3.1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系统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了常用的账务核算模块,可以将采购管理、生产制造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成本核算和管理这些重要的模块纳入教学内容体系中来.这些模块相互之间以及和总账系统之间都有相应的接口,能够很好的整合在一起,以实现对企业的全面管理.通过系统性的模拟实训,学生可以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的整体运作流程,清楚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2 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核心.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角色分工式训练等教学方法常态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學生的潜能.

3.2.1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试错

对于初学者而言,电算化软件操作中出现误操作,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害怕犯错、拒绝犯错的心理只会成为一道屏障,使学生止步不前.比如,学生在给项目大类指定核算科目时,不小心将科目指定给了错误的项目大类.正因为这项误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同一科目只能指定给一个项目大类,然后对症解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转变观念,认识到纠错是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产生问题—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抗挫能力逐步增强,并且获得成就感.

3.2.2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一门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起组织、引导作用.其任务除了必要的演示操作步骤外,更应去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比如,这样操作会产生什么结果?产生这种结果的因素可能是什么?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

3.2.3 角色分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各组成员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账套主管、出纳、会计等,业务复杂的话,还可以将会计细分为不同岗位.通过角色模拟和轮换,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实务流程,并感受到岗位之间需要团队协作.这样有利于增强集体观念,取长补短,并在学习中不断增进相互间的友谊.

3.2.4 不局限于教材,鼓励学生创新

会计电算化软件除了提供标准的菜单和选项,还可以根据企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即有自定义功能.因此,教学中应不局限于教材,可灵活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大胆地去思考、去设置、去创新.通过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毕业后也很容易适应实务中的多样化、复杂化.

3.3 建立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的保障机制

3.3.1 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师资力量建设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集会计、计算机理论为一体,综合性、实践性很强,任课教师首先必须自己精通相关的理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引进和培养具有企业实践背景、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力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

3.3.2 “小班化”教学,降低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一个教学班级的人数不宜太多.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较大,包括学习能力、操作速度、心理特征等各方面.如果人数太多,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就会加大,最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采用“小班化”教学是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3.3.3 加大课程的过程考核比重

学生的平时表现(考勤、上机操作、回答问题、参和讨论等情况)应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注重现场检查学生的操作成果,并且进行点评,适时激励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需要前后衔接、持续连贯,需要整个过程的努力和坚持.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付出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循序渐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勇.基于“账中做、错中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J].财会月刊,2012(6).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会计电算化工资多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互联网时代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性质,围绕互联网时代特征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论述如何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设计教学目标,以工作任。

基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亦应与时俱进。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会计电算化课。

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人才必须掌握的技术。因此,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完善教学方。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在我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会计信息化也成为当下的热点社会问题。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关系到整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