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湄洲妈祖论文范文写作 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和内涵探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湄洲妈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和内涵探析,关于免费湄洲妈祖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湄洲妈祖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湄洲妈祖论文参考文献:

湄洲妈祖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导论论文领导艺术论文艺术期刊艺术教育杂志

摘 要: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与我国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相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妈祖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宣传的普世价值持续释放着伟大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了连接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由历朝历代关于妈祖文化的记录、祭祀活动、文学创作等各种活动一同编织而成.文章主要对妈祖与文学力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进而对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与内涵进行研究.

关键词:湄洲妈祖;祭典乐舞;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6-0132-04

福建莆田的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也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在当地民间,妈祖信仰是最为普及、最为虔诚的一种精神信仰.妈祖信仰与民俗都是妈祖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妈祖信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妈祖祭典乐舞则是其中的关键构成部分之一,极具传播与保护价值.

一、妈祖文化传承与文学力量

(一)妈祖文化

妈祖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起始于宋元时期,在明清时盛行.妈祖文化充分展现了汉族海洋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汉族民间要开始海上航行前都需要祭拜妈祖,祈求海航一切顺利平安,同时还会在船上供奉妈祖的神位牌,以祈求航行顺风顺水.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妈祖成为了“护航女神”,在汉族海洋文化中成为了民间崇拜的神之一,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汉族民间海洋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妈祖祭典仪式的形式

在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妈祖林默娘在湄洲海域救助遇难船只的时候不幸遇难,终年28岁.广大渔民为了纪念这位善良慈悲的好人就开始在每一年的九月初九在沙滩呈上贡品拜祭妈祖.这种海祭妈祖的风俗形式至今已经有千余年,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扩展到很多信奉妈祖的区域都开始沿用这一习俗.宋代后,妈祖祭典形式主要包括庙祭、郊祭、海祭、舟祭、家祭.庙祭是指在妈祖庙的范围开展祭典仪式,十分规范严谨.在宋朝至清朝时期,朝廷因事差官祭祀妈祖三百余次,均使用庙祭的形式.其中在清朝康熙五十三年,皇帝下旨将妈祖奉为女圣,与孔子、关公一同享三跪九叩、三击献醴的礼节.郊祭,是指在都郊或市郊设立祭坛,对妈祖女神进行遥祭的形式.一般由帝王亲自主持,特点是肃穆、庄严.我国郊祭妈祖最早当推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宋高宗在临安郊祭后敕封妈祖为灵惠夫人.海祭是指在海边开展妈祖祭祀仪式.全球各地的妈祖信徒都会开展不同方式的海祭仪式,典型的海祭仪式内容包括献祭果、洒祭酒、敬鲜花、放海生等各种民俗.海祭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民间祭祀方式,地域性十分明显,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与娱乐性.舟祭是指在船舶上祭祀妈祖,供奉妈祖的神像.在外出海航的、回航、在海上遭遇大风大量的时候都会对妈祖进行祭祀.家祭是指妈祖的信徒在自己家中設立妈祖的神位牌,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妈祖诞辰、升天纪念的日期进行祭拜的一种形式.妈祖祭典的历史发展始源于宋朝,历经元朝、明朝、清朝等朝代.妈祖在沿海文化中占据着十分中亚偶读地位,并不亚于孔孟儒家思想,因此从宋代传承下来的妈祖祭典仪式有很大部分都是参照春秋祭孔的仪式.在宋朝,妈祖的祭典中就有乐舞的出现,在主祭官员宣读祭文后乐舞开始,并且主祭官员向神像敬香、献果、献帛.其中《宋史·乐志三》中的《威加四海》和《化成天下》就有对妈祖祭典乐舞进行记载,当时妈祖祭典乐舞分为武舞与文舞,武舞即为模拟战争作用的大型舞蹈,舞蹈动作较为生硬;文舞主要动作有如“却身”、“辞”、“谦”、“躬”、“揖”较为谦卑.至后,妈祖祭典乐舞安排基本上为文舞.

(三)祭典乐舞在妈祖祭典仪式中的重要作用

在妈祖祭典中融合的乐舞能够充分烘托祭典的庄严肃穆与热烈氛围,将祭典的效果推向新的.但是祭典乐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严谨的原则,不论是设计过程还是排练过程都十分严谨细致,并且力求与祭典意识融为一体.祭典乐舞是借鉴曲阜孔子乐舞改编创作而成.古代乐舞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由于湄洲妈祖祭祀广场呈现长方形,并且面积有限,因此自从明清以来其乐舞通常使用六佾之舞,乐队与歌队位于舞阵两侧,将祭筵、乐池、舞池置于同一条中轴直线上,让观礼人员同时可以看到祭、乐、舞的表演.从妈祖祭典乐舞的过程来看,整个仪式庄严而又肃穆.天后宫小而人多,但一篇秩序井然,没有一点嘈杂声与嬉闹声.政府官员、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等所有参与祭祀活动的人神情都带着肃穆与神圣.在此时,祭典乐舞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舞蹈,而是寓意深刻的纽带.在祭典乐舞的过程中,人们社会等级、地位差异仿佛已经不再.人与人之间信仰的依赖与信仰的认同变得更加紧密.

二、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

(一)祭典乐舞的演变过程

1994年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组织恢复妈祖文化活动,通过详查清代的《会典》,认真恢复完善,最终形成了湄洲妈祖祭典.祭典具体内容包括议程、祭文、执事、颂歌以及乐舞等,乐舞表演过程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等.这一祭典形式在当时成为了继承传统又富有创新意识的妈祖祭典,得到了国际妈祖信众的好评.在祭典乐舞方面,由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祭典场地限制因素,所举行的祭典居委中小型祭祀,人数一般为72或168人,舞生人数一般为16或64人.2003年,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建设完成,妈祖祭典意仪式被转移至该地举行.由于该场地面积较大,因此祭典乐舞规模也较大.但是由于舞生人数限制因此,导致当时乐舞表演者年龄残次不齐,乐舞形式的整体形象有待进一步的改善.2011年,当地政府拨出转型资金用于改善妈祖祭典.改善后的妈祖祭典人数从以往的266名增加至456名,演出人员均改为莆田学院大学生.在乐舞中,八佾舞部分增加了莆仙元素,地域特色更加浓厚,莆仙文化艺术更加厚重.同时,改善办的祭典增加了千人吟诵、献花篮等环节.在器乐选择方面选择使用号头代替哨角,并且增加了大鼓,以突显古老的文化氛围.2013年,经过当地政府以及妈祖文化、民俗、舞蹈等专家的论证,再次改善版本妈祖祭典仪式在2014年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亮相.最新版本的妈祖祭典将妈祖文化与海洋文化充分的融合,在保留莆仙元素的基础上更加具有时代感.祭典乐舞人数方面由456增加至519人,男女舞生的服装也经过了改良,更加贴切“海丝”的主题.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湄洲妈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湄洲妈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铜鼓客家山歌艺术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以铜鼓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铜鼓客家山歌概说为主要依据,从歌词内容、歌词的章句结构及韵律、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论萧红小呼兰河传艺术特征
摘 要:萧红创作的小说《呼兰河传》体现了很多独特的艺术特性。在此部作品中,作者将下层民众的凄苦生活蕴含于散文化的创作手法中,对于国民性进行了深入。

论戴望舒诗作雨巷艺术特征
摘 要:《雨巷》作为一首为人熟知的诗歌,被视作现代诗歌的代表之作,也被几代人追捧传诵,直至今日,其饱含的艺术之美仍然让人为之倾倒。然而这首诗歌究。

城市景观雕塑文化和艺术特征
城市景观雕塑 文化特征 艺术特征在公共空间中,雕塑具有符号性和标志性的作用,是公共景观重要的创作手段。雕塑以它特有的形式感、空间感、造型语言以。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