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叶广芩论文范文写作 叶广芩满族题材小双构性叙事策略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叶广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叶广芩满族题材小双构性叙事策略,本论文为您写叶广芩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叶广芩论文参考文献:

叶广芩论文参考文献 科学小论文题材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科技小论文500字小论文查重

摘 要: 叶广芩的满族题材小说,通过对衣、食、住、行等显在之“技”的表层叙述和刻画,揭示了小说深层的潜在之“道”,即生之文明、活之滋味、居之情调、行之守真.在双构性叙事策略中“技”和“道”相互生发和推进,彰显出叶广芩满族题材小说所包涵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叶广芩;满族题材小说;双构性叙事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6378(2015)06-0075-05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5.06.0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满族女作家叶广芩以“家族系列”和“京剧系列”等满族题材小说,展现了她对自己簪缨家族及其所属民族的独特认识和感悟.邓友梅评价其小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温不燥,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1]4.的确,叶广芩的满族题材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文本的角度细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八旗子弟的生活气息、没落贵族的苍凉身世、历史变迁的世事无常;从叙事的角度观照,这些小说运用了结构之技和结构之道的双构性叙事策略,即在小说叙事中采取一明一暗的双结构线索.明,即显在的“技”的层面;暗,即潜在的“道”的层面.通过“衣、食、住、行”等显在之“技”的铺叙和刻画,揭示出潜在之“道”即生之文明、活之滋味、居之情调、行之守真.“结构之道用以笼罩全文,结构之技用以疏通文理,二者的功能是具有统摄和具现之别的”[2].正是在这种明暗相互生发、道技相互撞击之中产生出文化底蕴的升华.

一、衣之技和生之道

人的生存和动物的生存最鲜明、最直接、最惹眼的区别是人讲究穿戴而动物不然,因此,“衣”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人类生存的文明境界.在这里,“衣”指广义的穿戴,既包括穿在身上的衣帽鞋袜等衣物,也包括戴在身上的配饰.叶广芩的满族题材小说,通过对满族人穿戴之物的色彩、款式、质地、大小的精细刻画和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满族人生存的文明境界.

在《梦也何曾到谢桥》[3]251-265中,叶广芩描写了旗人的服饰,一件水绿绲边缎旗袍,低领连袖圆摆样式,古朴典雅、清丽流畅.这是一件极其惹眼又内蕴故事的旗袍,是小说的引子.文章开头便写到这件垂挂在衣架上的,样式、材质、做工都无可挑剔的,处处都透着不凡的旗袍,仿佛在静静地和我对视一般.这件神秘的旗袍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之后叶广芩才将旗袍所引出的家族往事娓娓道来.“我”的父亲是世袭的“镇国将军”,家有三位太太、十四个儿女,但出于对早逝六哥的怀念和大宅门里森严秩序的厌恶,父亲又在雀儿胡同包养了一个宫廷裁缝的遗孀谢娘,因为谢娘有一个和我六哥同龄同名的儿子,父亲经常以年幼的我为幌子去谢娘家,并告诉我六儿就是我的六哥.在谢娘家,我看到了一个和平时不一样的父亲,会舒坦地喝“高沫儿”、会吃杂合面条就大蒜、会光着膀子和泥修房子,我缠着手巧的六儿给我做小布人身上的水缎绿旗袍,六儿却用碎布给我做了个灰耗子,我发现其实六儿并不喜欢富贵的我和父亲介入他的家.最后,谢娘在我母亲的撮合下再婚了,六儿在谢娘死后杳无音讯.直到四十四年

以后,我找到了雀儿胡同,看到满头白发、眼睛浑浊的老人六儿,隔着近半个世纪的时空,当年的“王八丫丫”和六儿终于能心平气和了,六儿告诉“我”其实自己和金家没有丝毫血缘关系,我一片茫然地收到了“六哥”做的水绿缎子旗袍.叶广芩通过一件旗袍,勾勒出满清皇亲贵胄之家的隐秘.旗袍的两次出现,讲述了一个从垂髫到白发的沧桑故事,将三代人的历史时空紧密相连.父亲的执着和六儿的倔强,共同讲述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等”[4]的人生大道.

在《豆汁记》中,莫姜的一根梳两把头用的翠绿扁方,晶莹剔透、温润可爱,却有黑色的微瑕.《雨也潇潇》里,慈禧赏给“我”祖母的一枚金镶珠石云蝠帽饰,精美绝伦,当年只有皇亲显贵才有资格佩戴,可这样贵重的饰品,却时刻提醒着二格格嫁给商人子的耻辱,被她的儿子还给金家.从这些饰品的故事中,娓娓道出了大羹必有淡味,大巧必有小拙,白璧必有微瑕的人生哲理,简单而又深刻.

服饰具有实用、审美和象征的功能.一件满族女性服饰在它所属的家族甚至是历经数十年依旧具有它的基本功能,通过对服饰的描绘和刻画,体现出叶广芩对往昔岁月贵族精神气质和生活品味的眷恋和认同,既于字里行间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又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关注这种文化传统在新时期的处境和变动,并对其在商品经济和市民文化不断挤压下逐渐走向没落的境遇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叶广芩的满族题材小说表现出一种诗意的温情和沉重的反思,于眷恋中有批判,于批判中又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

二、食之技和活之道

民以食为天.没有吃的是要命的事情,可有了吃的,吃什么和怎么吃就要看人的用心了.饮食是人类生活经验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饮食讲究的是通过烹饪者的调制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凡味之一,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之变,人为之纪等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等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5]在叶广芩的满族题材小说中,饮食之技所承载的大道,就是人通过饮食的全部细节来品尝、感受生而为人的满足和幸福,感悟人活着的滋味和乐趣.

在《曲罢一声长叹》中[3]289-300,七哥舜铨做的糖醋白菜,菱形的白菜心,梅花状的胡萝卜,吃时佐以鲜绿香菜,酸甜适中,好吃好看.冬至祭祀时要吃白肉,纪念祖先艰苦的征战生活.白肉晶莹透明、肥瘦相间,醇香美味.在《风也萧萧》中,母亲在立春时节烙的春饼,烫面混合香油,吃的时候卷上酱肉肘子、小肚丝儿、豆芽菜等等,再佐以甜面酱、大葱丝儿,真是满口留香.特别是在《豆汁记》中,从复杂的松肠、醋焖肉、鸽肉包、熟鱼活吃,到平凡的窝窝头、豆汁、麻豆腐,美食的制作过程令人眼花缭乱.厨艺最精的是身世坎坷的莫姜,她心灵手巧、品性高洁,美食因她而变得“赏心悦目”,绽放异彩.叶广芩在对美食烹饪不厌其烦的叙述中渗入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复杂的人生感悟.烹饪者要使五味调和,就要耐心运用“调”的本领,这一过程实际就是享受生活,体验活着的滋味的过程.继而让人悟出“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6]103,布衣暖,菜根香,恬淡平静最珍贵的亘古真理,人伦日用、食色性也,于饮食之中洋溢着生之欢乐.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叶广芩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叶广岑小说在线阅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难民题材小在中国
摘要:难民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难民题材小说的研究存在作品译介不足、高质量论文匮乏、。

杜子春看芥川龙之介中国题材小创作
摘 要:在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中国这一元素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芥川更是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题材小说。本文将以《杜子春》为切入点,比较《杜子。

试析韩国产业化时期离农农民题材小
摘 要:韩国在产业化时期,很多农民都选择进城务工,这些离农农民在韩国城市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民仍然被视作社会底层人。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小句构型分析
摘 要:小句是语言的一个基本单位,且小句构型分析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家研究的热门话题。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应用,基本上都能透过人类的认。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