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重构论文范文写作 教育和技术相互渗透重构教和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重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1

教育和技术相互渗透重构教和学,这是一篇与重构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教育技术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教育评价标准,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观念错位等现象.所以,当下的信息化教学,必须将教育与技术相互渗透,进行教与学的重构,要确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并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8-0070-02

【作者简介】倪伟国,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高级讲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加快信息化进程”作为独立一章,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绑架课堂,信息技术占据课堂主导

课堂被技术绑架,教师热衷于使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资源归集和教学呈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呈现出容量大、信息切换快等特点.在这种内容多、速度快的课堂上,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无法对呈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加工,常常顾此失彼.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基本不做笔记,听课变成了听讲座,效果较差.信息技术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与学的平台,但绝对代替不了黑板和粉笔.教师放弃板书,学生丢掉笔记,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一些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主要的精力用在点击鼠标上,不顾及学生的差异,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变成了操作员、解说员,“人灌”变成了“机灌”,计算机代替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者,一些看似热闹的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很差.

(二)信息化教学观念缺失,信息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

信息化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应该看学生学习成功与否,而不是教师用了多少先进技术.然而,在当前各种比赛、评课中,没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在评比中无法得到好评.许多学校甚至要求,教师上公开课必须要使用信息技术,而且越多越好,越先进越好.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味考虑如何使用丰富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片面追求PPT的美观、课堂的热闹,刻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很多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为了学生的学,更多是为了方便自己的教,教学很难保证.我们会发现,一些使用信息技术的课堂,为体现先进性,安排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开展网上交流和评价,常常将一堂45分钟的课分割成不同的模块.教学表面很热闹,但实际是活动多、体验少,所有的课都被上成了活动课,师生的对话交流变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变远了,课堂教学似乎变成了远程教育.

(三)师生信息素养不高,信息化教学效率低下

信息环境下教学的主要特征反映为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这些都是建立在师生有一定信息素养的基础上的.从现实情况看,中职校师生信息素养远未达到基本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对信息技术不熟练,制作课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教学设计上的时间很少;或请别人代为制作课件,制作的课件常常形式重于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意图.其次,由于信息素养缺失,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技术比关注学生和教学多,必然要影响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一些教师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操作,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不能很好地处理,多媒体变成了“独媒体”.同时,不同信息基础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好、接受程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这些都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教育与技术相互渗透的教与学重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将更为普遍.只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认识和使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改变观念,加强教育与技术的相互渗透来重构教与学.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技术传授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技术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学习,用不同的技术促使教育发生结构性变化.

(一)进一步转变信息化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变化,教学理念的转变是信息化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从教具的信息技术逐步发展为学具的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目前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教师应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到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移到更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关注课内信息技术的应用转移到更多关注课外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的进步使得“翻转课堂”成为可能和趋势,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将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多放在课外,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更多放在课堂上,以便与学生有更多的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课前、课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也是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所谓“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虽然整合的“泛化”扩充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涵盖的内容,但不能认为在课堂中使用了信息技术就是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流于形式,要以学科课程为主,以完成课程目标为主,不能偏移到有趣和热闹上,同时要考虑教者与学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课程内容的特点、考虑教学环节和应用场合等.整合应重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而不在于技术的使用程度上,应将整合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地侧重于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三)着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在信息社会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和能力,它包含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道德、信息常识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人的要素应该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灵魂,没有人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的“教”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信息技术下的教与学的环境也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学校、教室,而是通过教育技术建构起来的充满信息、易于获取信息的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师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基础之上,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教者与学者对信息化有较强的把控力.

(四)致力于解决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心理问题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增加获取知识的途径.但由于中职生的身心特点,一方面,信息化使得教与学的环境虚拟化,会让学生感到知识也变得虚拟和模糊,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在课堂上不知所措,若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缺少关注,他们便会游离于群体之外,置身于课堂之外.另一方面,虚拟网络中的大量信息又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而学生对很多信息难以甄别和把握,往往因为失去自控力而引发一些问题,把过多的时间用于上网游戏.为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健康教育对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理性对待信息化带来的变化.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师应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同时在技术的选用与改善等方面做更深的思考,促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福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

[2]徐福萌,王志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结论:关于重构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解构与重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与其策略
(成武县宝峰中学,山东 菏泽 274200)摘 要: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还要注重德育知识渗透,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渗透创业教育和实践
【摘 要】依托食用菌教学工场,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进行食用菌生产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和素质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以设。

现代教育技术下美术课堂上新型教和学
一、运用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激趣促学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配以相关图片以及类似优秀作品,而这种单单凭眼睛去看的东西并不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开发技术课程体系重构和
[摘要]为适应全面改革的高等教育课程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重构与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开发技术类课程体系变得尤为重要,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