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产业结构论文范文写作 浙中区域产业结构功能性调整途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产业结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2

浙中区域产业结构功能性调整途径,这是一篇与产业结构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产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产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结构论文毕业论文结构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产业经济学论文

[摘 要] 进入“十二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逐渐由过去的比例性调整转向功能性调整.文章在分析浙中区域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浙中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功能性调整的必要性,并提出浙中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功能性调整的四条路径.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功能性

[作者简介] 曾宪达,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副教授,新疆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浙江 义乌,322000

[中图分类号] F1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8-0058-0003

产业结构调整是目前我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进入“十二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逐渐由过去的比例性调整,转向了强化薄弱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目的在于更为合理地利用资源,向社会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2009年浙中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5.2∶52.2∶42.6,其比例性调整已基本处于稳定,现今则应进入功能性调整的时期.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调整就是要提升产业的区域性分工地位,提高区域内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战略,重点突破产业内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营销、供应链管理、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制约.基于“浙中崛起”战略,浙中区域产业结构功能性调整势在必行.

一、浙中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浙中区域是以浙江省金华市区为核心,由义乌、东阳、永康、兰溪四个市和浦江、武义、磐安三个县城及其他中心镇共同组成的区域.浙中区域现有产业结构是在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资源状况、地理条件以及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政策下演变而成的.

浙中区域制造业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3个,2009年底浙中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531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673.66亿元.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浙中区域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5.5∶53.9∶40.6,2007年的比例为5.3∶54.2∶40.5,2008年的比例为5.3∶53.7∶41.0,2009年的比例为5.2∶52.2∶42.6,其比例性调整已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然而,由于该区域产业政策落后、统筹协调难度大、要素资源的缺乏、企业创新能力弱、产业发展缺少统一布局等因素,导致产业内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技术含量低,产业内难以形成跨国、跨地区的大企业、大集团,加之各市县产业同构及竞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缓慢,区域产业难以形成较强的整体竞争力.因此,要实现浙中区域产业升级势必要进行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调整.

二、浙中区域产业结构功能性调整的必要性

(一)产业结构功能性调整将提升浙中区域产业的分工地位

浙中区域内各产业的发展缺少统一规划和布局,因而区域分工不合理,各市县产业同构、产品雷同的现象比较突出,并且许多产业内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不大,比较分散,缺少产品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能力,多数企业只是组装厂或加工厂,没有核心技术,也缺乏技术投入能力,现代化装备程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也低,还有许多企业仍采用家庭作坊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企业创新能力也比较弱,仅限于企业低层次竞争,导致各地支柱产业集中度不高,势必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而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调整将利用区域内各市县现有资源优势进行产业规划与布局,使各市县形成有序而集中的产业集群,以提升区域产业的分工地位.

(二)产业结构功能性调整也是提高浙中区域内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必然选择

浙江区域具有许多区位条件优势,文化底蕴深厚,交通网络发达,特色产业集群众多.然而,各市县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要素资源紧缺,区域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维护还缺乏统筹规划,经济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浪费非常严重.随着浙中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制造业技术层次的提高和产业规模的扩张,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日趋明显,电力供需形势严峻,水资源形势日趋紧张,技术工人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克服这诸多的困难,需进行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调整,在各市县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分工与协作优化,才能实现浙中区域的“规划共绘、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树、生态共保、优势共创”的区域资源一体化目标.

(三)产业结构功能性调整是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战略,实现浙中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路径

浙中区域产业发展中虽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加工制造能力,但产业内企业的竞争仍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企业规模小,在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营销、供应链管理、专业化服务等方面都比较薄弱,企业自有品牌的产品少,来料加工、手工作坊企业仅能进行低附加值产品的制造,大多数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集聚.因此,实施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调整,突破研究开发、设计、品牌培育、营销、供应链管理、技术服务、专业化分工等环节,是实现浙中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路径.

三、浙中区域产业结构功能性调整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各市县资源优势进行产业规划与布局,形成有序而集中的产业集群

浙中区域各市县的资源优势各不相同.就目前而言,以各市县的特色产业所形成的行业集中度也日益提高,因而浙中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调整可以充分利用各市县现已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形成有序而集中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各市县的支柱产业,使区域内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浙中区域目前的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已形成的四个特色的产业区分别是:以义乌市为中心的小商品贸易与制造的产业集群,以永康市为中心的五金产业集群,以金华市区为中心的汽摩配产业集群、医药化工高技术产业集群,以及以兰溪市为中心的建材产业集群、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集群.除此之外,还有东阳的影视产业、木雕、家俱、竹编产业;浦江的水晶产业、挂锁、针织产业;义乌的针织、拉链、饰品、印刷产业;武义与磐安的特色农业产业等.然而,各市县小的产业又有许多重叠与交叉,如武义的工业支柱产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与永康的金属制品业、金华市区的医药化工业、兰溪的金属冶炼业.

要加快浙中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调整的步伐,针对区域内各市县进行合理的产业统筹规划与布局非常有必要.如根据已有的特色产业区划分情况,将武义与永康的金属制品产业集中,将金华市区与兰溪的医药产业集中,将武义与东阳的竹编产业集中,将义乌与浦江的针织产业集中,而武义与磐安集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义乌则集中发展商贸、物流产业.

(二)充分发挥各市县物流系统优势,加快区域合作与竞争,实现产业链延伸

伴随新经济的出现,产业链的延伸也是产业结构功能性调整的途径.产业链向上延伸就是要使产业链进入基础产业环节或技术研发环节,产业链向下延伸则要使产业链进入市场拓展环节.浙中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调整需要各市县发挥现有物流系统的优势,形成合理配套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的网络,加快区位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的经营方式和物流系统在浙中区域的各县市逐渐发展起来.浙中区域的产业链向下延伸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特色专业市场向市场拓展,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金华汽摩配市场、东阳工艺美术市场、浦江水晶灯饰城、磐安中国特产城等,将各市县的产品借助这些专业市场销售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而其产业链的向上延伸也可充分借助各专业市场所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形成特色的生产资料市场,以促进各市县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义乌原材料机械市场为义乌针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义乌还将建设的生产资料市场,将更加有利于完善义乌市场体系,引进培育更多的商品和行业,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为市场服务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技术开发、货运公司、广告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机构也会逐渐成长起来,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

结论:适合产业结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摘 要:新疆的农业产业结构一直在不断调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之一。在分析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疆。

基于SpSVAR模型区域产业结构和大气污染互动
摘要:基于空间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大气污染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大气污染推动了本省以及邻近省份的经。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困境
【摘 要】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区域竞争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文件,但是区域经济冲突。

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高等教育结构关联性
摘 要:为了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高等教育结构协调发展,有必要对三结构间的时滞进行研究。文章采用1999—2014年河北省经济年鉴数据,。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