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生产方式正义论文范文写作 生产方式正义、人民正义和制度自信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生产方式正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5

生产方式正义、人民正义和制度自信,该文是关于生产方式正义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生产方式正义论文参考文献:

生产方式正义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自信论文会计制度论文会计制度设计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 要:从两种社会制度的主导逻辑角度来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体现为资本逻辑和社会逻辑的区别.正义原则是社会逻辑的首要和根本的原则,社会主义的本源性正义是生产方式正义,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现形式表现为人民正义.人民正义观的政治实践与制度自信的内在关联建立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将人民正义观转化为具体政治实践的基础之上,人民正义观及其政治实践分别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正义;人民正义;制度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8)03-0131-07

作者简介:黄 浩,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广东 广州 510642)

正义①是当代政治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在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的社会发展目标.那么,社会主义的正义观和资本主义的正义观的本质区别何在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义观又是什么呢?它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本文尝试做出一些分析.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分析框架,这里是把资本逻辑与社会逻辑分别作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的主导控制逻辑作为分析框架的.所谓资本逻辑是指资本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的核心作用,而社会逻辑是指国家实体的运作以该国的大多数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即“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一、社会主义的本源性正义:生产方式正義

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义观究竟是什么,首先要厘清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实质及其超越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关于社会主义正义观,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复合正义观”赵志勇、徐嘉:《马克思恩格斯的复合正义观及其当代价值》,《理论探讨》2017年第6期.的概念,这种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固然十分重要,但我们还是要挖掘社会主义正义观的核心理念即本源性的正义观,否则谈论各种社会主义的正义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西方学者的正义观一般都把正义解释为“得其应得”,并为“得其应得”制定了利益交换规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正义观基本上都是分配正义观,是从分配的视角来谈论正义及其制度建构的,而社会主义的本源性正义是生产方式正义,分配正义及其它社会正义是由其派生出来的,这在马克思那里有明确的说明:“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页.紧接着,马克思写下了一段著名的话:“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436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公正的内容和形式,正义首先表现在生产方式正义(也有学者称之为经济正义乔洪武:《<资本论>中的经济正义思想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安巧珍:《马克思公正思想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第二章马克思经济公正思想.).生产方式正义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生产方式本身的正义,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生产方式正义这一层面含义很好的注脚.其二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结构(当代社会还包括派生出来的社会、生态文明结构)以及相应的制度建构(如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也要与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相适应:“这个内容,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9页.也就是说,社会正义与否的基本判定标准是生产方式,即是否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由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从相对落后的社会中产生出来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这对于理解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公正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众所周知,我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在反复地摸索与实验之后,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所以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即资本逻辑本身所带有不公正的“弊病”,如私营企业存在的剥削问题,分配不公所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这些不公正现象和问题的产生如果按照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正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如尼尔森所评论的:“请注意,马克思是在告诉我们——这是关于道德社会学的一个价值无涉的科学片段——共产主义早期阶段拥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基本正义原则,而在成熟阶段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条十分不同的基本正义原则;不同的正义原则源于不同的物质条件和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并与它们相辅相成.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相继发展的条件下,我们获得一条正义原则;而在另一种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相继发展的条件下,则获得另一条正义原则.”[加]凯·尼尔森:《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 李义天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3-84页.尼尔森本人把这种正义观称之为语境主义的正义观 [加]凯·尼尔森:《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 李义天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以区别于相对主义的正义观.这里其实还存在一个逻辑悖论:我们一方面利用资本逻辑的积极因素 对资本逻辑的积极方面,马克思是这样说的:“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7—928页.发展了生产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强了广大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但另一方面,资本逻辑的消极因素越来越明显,带来了新的不公正现象和问题,削弱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甚至产生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法性的质疑.其实,这正是资本逻辑的双重性带来的必然悖论,这个悖论并不是无解的,关键是要把资本逻辑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资本逻辑带来的不公正之所以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是无解的,是因为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逻辑,而在我国资本逻辑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只要资本逻辑的这种从属地位不变,它带来的不公正现象和问题就是可以消除的.因此,可能构成问题隐患或危机的就是资本逻辑失控而僭越到主导地位,这是我们时刻需要警惕的.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生产方式正义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生产方式正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

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

董事会运作制度自信
截至2015年底,纳入建设规范董事会的中央企业已达85家,占总数的八成,从十年前开启时的少数变为大多数。作为首家试点央企,宝钢集团的董事会建设取。

营改增减税效应、政策缺陷和制度重构
摘要:“营改增”有着缜密的制度变迁逻辑,引领我国税制走向公平与效率,堪称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营改增”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保险业、生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