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写作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反思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现当代文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0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反思,本论文为您写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现当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现当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新世纪周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 要:新世纪以来,文学史书写成为一种浪潮,其中,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有百余部之多.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命名与叙述方式,这既是文学史书写的持续探索与建构,也反映出它们的内在焦虑.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还存在诸如纰漏、重复、浮躁与过于追求时效性以及功利化等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需从三点着手:一要为文学史书写留有“余地”,二要深化文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三要重建文学史的“神话”.

关键词: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史命名;文学史叙述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8-0152-07

自“重写文学史”提出以来,文学史书写成为一股持续不断的热潮,其中又以新世紀以来的书写最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为一种不断生长的学科,它的“重写”既是自身生长的需要,又合乎新时代的编史潮流.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新世纪以来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有百余部之多,因此,从整体上对这百余部的文学史进行理论反思是有必要的.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该如何命名?

众所周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并非生来如此的概念,对现代文学的命名首先是“新文学”,而当代文学原来被称为“新中国文学”或“建国以来的文学”.因为秉承社会进化论的观念,“新文学”之“新”让位于新中国之后的文学,因此才有“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命名,并作为学科的概念一直保留下来.然而,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出现一些新的命名方式,不同的文学史命名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一种特别现象.这既表现出它持续探索与建构的姿态,也间接地暴露出它内在的焦虑.

第一种命名方式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提法1985年由黄子平、陈平原与钱理群提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孔范今、黄修己、顾彬、严家炎等人都直接以它为文学史命名①.在很长的时间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几乎是文学史家最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有大量的研究著作以此为名.毫不夸张地说,在某个时间段,它大有取代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传统命名的趋势.然而,在近年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提法已经后续乏力.近几年来的文学史著作,已经很少以此来命名,即便有其叙述的范围也一般圈定在“二十世纪”之内.“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局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多地显现出来,“现代”“启蒙”的概念无法顾及“非现代”“非启蒙”的文学,“二十世纪”的界定在新世纪以来也遭遇了难以克服的困境.尽管“二十世纪”不是一个物理时间,但对于无限生长的当代文学,它已经不能有力地概括新世纪以来的文学了,这是它最明显的缺陷.

第二种命名方式是“中国现代文学”②.所谓“中国现代文学”,其实已经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现代与当代的时间范畴,指“五四”以来具有现代性质、现代意义的中国新文学,“现代”是这百年文学的基本性质,文学现代化也用以表述这百年文学的进程.如朱栋霖等人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所述,“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③.在杨春时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中,引入了现代性理论,认为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映.可以说,以“现代”为核心的“中国现代文学”,既突出了百年中国文学的最主要特征,并构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学体系.与此同时,“中国现代文学”取消“当代文学”的命名,似乎解决了一个尴尬的问题:现代文学只有30年,当代文学却可以无限延伸,以“现代”来统称这百年的文学历程,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这一命名也同样存在缺陷.如果说“现代”是区别于古代(或“前现代”)而言,那么,当我们引入“现代”与“后现代”“非现代”的概念时,“中国现代文学”如何包含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文学?又如何面对“非现代”文学?这是它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三种命名方式是“现代中国文学”.朱德发提出了“现代中国文学”④的概念,并加以阐释.他认为,“现代中国”和“中国现代”不仅仅是语序上的颠倒,它们是从不同的视野和阶位来判定“文学史”.后者主要指涉中国的现代文学史,着重突现其现代性,即中国现代性的文学史或中国新文学史,那些非现代性或非“新”的文学并不包括在内;前者不是着眼于“现代文学”,只是规范现代性的文学,首先放眼于“现代中国”的文学.“现代中国”与“古代中国”相对应,是从“现代中国”的大视野来审视文学,即凡是“现代中国”历史时期生成的文学都是研究的对象,不管是否具有现代性,也不管是哪个民族的文学,只要属于“现代中国”这个大家庭的文学,都应平等对待、合理排位.⑤“现代中国文学”的提法有效避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在时间上的尴尬;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包容通俗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台港澳文学以及旧体形式文学,确认了“非主流文学”入史的合法性,并扩大了学科的研究范围.这一文学史理论,在朱德发与魏建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通鉴(1900—2010)》中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它以“人的文学”为核心,梳理并评判现代中国以来的文学,不论民族与地区、雅俗与新旧.周晓明也是“现代中国文学”的积极建构者,他与王又平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在主流文学之外,同样关注到通俗文学、旧体诗词与港台文学.

第四种命名方式是“汉语新文学”,这是近年来颇热的一个话题.在2010年前后,朱寿桐主编《汉语新文学通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并发表一系列相关论文,系统地将“汉语新文学”推向学界,并产生较大的反响.“汉语新文学”是指以现代汉语(白话)书写的文学,它以“汉语”为视域,以“新”为标准,“旨在整合通常所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澳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⑥.“与其他概念相比较,其优势正在于最大限度地超越乃至克服国家板块、政治地域对于新文学的某种规定和制约,从而使得新文学研究能够摆脱政治化的学术预期,在汉语审美表达的规律性探讨方面建构起新的学术路径.”⑦从语言角度书写文学史有其合理性.一方面,文学的演变,语言往往是先导,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特别强调白话文之于新文学的意义.另一方面,使用同一语言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别,有着相近的“表达的韵味、美感及象征意趣”.客观地说,“汉语新文学”的提法有较大的意义.其一,它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写大陆文学以外的台港澳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其二,它引入台港澳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可以对大陆文学形成有效的补充与参照;其三,以汉语为载体去体认文学,也有助于强化汉语认同与民族认同.但从《汉语新文学通史》的具体实践来看,汉语只是入史的“门票”,它并没有深入、持续地挖掘汉语之于“汉语新文学”的意义.此外,“汉语新文学”在囊括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的同时,又以失去“汉语旧文学”“非汉语文学”(如文言体小说、旧体诗词、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现当代作家的外语创作)为代价.

结论:关于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现当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新世纪下中国诗歌的多样化
一、小船的故事落叶背弃归根的家法,毅然加入秋风远征的行列。小溪冲出祖居的山沟,决然奔向浩瀚苍茫的大海。两个志友在征途相遇,唱起歌谣一起奔向远方。

对中国古典舞在新世纪期望
摘要:中国古典舞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自80年代以来,已经有了颇多优秀的古典舞作品,因为其特有的审美品格,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对中。

新世纪文化中国面临挑战
作为“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所取得的成就享誉全球。今年4月,他所在的哈佛大学为庆祝他70岁生日,专门举办了“华夏世界的展望”学术研讨会。如今,。

新世纪中国三种文学和出版的关系
摘要: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出版呈多元化。严肃文学出版依旧占据主流,但是发展速度放慢,读者群逐渐缩小。快餐文学与IP文学异军突起,每年会制造若干。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