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京津冀论文范文写作 一体化走向协同治理京津冀区域政策变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京津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2

一体化走向协同治理京津冀区域政策变迁,这篇京津冀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京津冀论文参考文献:

京津冀论文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关于机电一体化的论文形式和政策论文怎么写形势政策论文格式

摘 要: 在区域治理的政策定位中,一体化治理的目标诉求偏于理想化,在操作中难度很大,而协同治理的目标定位更切合实际,行动路径也更具操作性.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治理定位,就经历了从一体化诉求转向协同治理的政策变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既要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尊重地方行政区划和管辖权的现实格局;既要推进跨界发展规划,也要遵循互利共赢原则,保障各方权利和义务相对称、责任和收益相对等,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协同合作的实际成效.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治理;协同治理;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76(2018)01-065-(7)

当前,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过大,北京和天津的城市体量巨大,集聚了大量优质资源,发展水平居于全国优势位置,对河北省的“虹吸效应”显著,河北省城镇体系的体量较小、综合实力较弱,区域发展面临着城市群规模结构失衡、环境污染严重、首都“大城市病”凸显等突出问题.为治理首都“大城市病”及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 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跨界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必要增进对区域治理的理论认知.本文通过梳理区域治理的相关理论,为京津冀区域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解释,进而探讨三地协同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治理的两种理论及诉求

在区域治理研究中,学术界提出了两种竞争性的理论学说,即区域一体化治理理论和区域协同治理理论,两者的问题界定和目标诉求具有差异性.区域一体化治理理论(regional integrative governance theory) 也称“传统区域主义”理论,它针对区域发展面临的“碎片化”结构,主张不同经济主体之间拆除政策壁垒,形成一体化的市场、治理及政策安排.区域一体化治理理论经常使用的概念有“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等.在区域治理上,一体化理论主张超越行政区划的限制,既要推进贸易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也要推进公共政策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完全一体化[1].区域一体化治理理论认为,区域内的各个地方政府关注于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缺少整体利益专注,主张构建一体化的公共治理体系,实现公共财政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2].

在20世纪早期的美国市政改革运动中,区域一体化治理理论具有很大影响力.一些研究者提出“一个区域,一个政府”(One Region, One Government)[3],主张建立统一的区域性政府,形成覆盖整个地区的巨型政府(gargantuan government),以整合各地的利益诉求,维护区域内的整体利益.罗伯特·沃伦提出,“大都市地区的福利只能通过一体化的政治结构才能实现,在这一结构中,市政决策被集中在单一的管辖范围之内”[4].一体化治理论者提出,大都市地区要发展成为工商业和公共服务的中心,必须克服整个地区在政治上“碎片化”的痼疾,建立权力集中的、统一的大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设施、更全面的城市规划、更好的教育和救助体系[5].

区域协同治理理论(regoin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heory)也称“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理论[6],它基于地方自主和协商 的价值诉求,不再追求建立一体化的治理体系,转而关注地方政府间协作和政策网络发展,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地方政府之间的跨行政区合作行动[7].协同治理包括四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协商;二是同意;三是决策;四是集体行动.“协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有目的对话,是探寻有效解决办法的一种途径,在此过程中,各种偏好都得到表达,一方在试图说服他方的同时,也可能调整自身的诉求;“同意”是协商的结果,各方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增进共识,致力于达成一致意见;“决策”是将多方行动体纳入合作行动的契约安排;“集体行动”是将一致同意的契约安排付诸实施,各方根据契约规定承担责任,并获取相应的收益.协同治理理论不再对行政区划问题耿耿于怀,转而强调地方政府间协商和合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倡导针对跨界事务构建多方主体参和的协作机制,地方政府之间通过协商、对话、谈判集聚共识,形成集体规则,采取协同行动[8].

对于大都市地区的“碎片化”结构,区域协同治理理论和区域一体化治理理论的看法截然对立.一体化治理论者认为,随着跨域公共问题的增多,需要在多个地方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区域性政府,以整合不同的利益诉求,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政策一体化.而协同治理论者认为,不需要改变已有的行政管辖区,可在“多中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横向协作和政策网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跨域治理[9].查尔斯·蒂伯特提出,在碎片化(fragmented government)和 治理下,和联邦支出相比较,地方公共支出的模式更好地反映了居民的利益偏好,这是因为地方政治领导权以自主组织为基础,需要维持适宜的规模,以保证“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反映了居民愿望的收入和支出模式”[10].

区域一体化治理理论和区域协同治理理论的目标定位、政策诉求既具有共同之处,也有实质性差异.在区域治理的目标导向上,一体化治理理论既追求市场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也追求公共治理、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而区域协同治理并不谋求公共治理一体化,它在既定行政区划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方参和的协商平台,促使利益相关者增进交流,在交流中集聚共识,确定共同目标,制定共同规则,开展合作行动.协同治理中的多方主体分别具有各自的目标诉求,彼此也会出现冲突.为促使各方相向而行,區域协同治理需要引入一定的政治权威,需要组织者发挥领导力,促使多元主体能够达成共识,形成集体决策,并分别采取行动,将决策付诸实施.

结论:关于京津冀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京津冀产业转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
摘 要:经济全球化、市场条件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顺应时代潮流。当前,竞争激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倾向于选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国内外区域金融协同对京津冀金融协同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以来,京津冀地区正成为在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三巨头”。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十三五”的重。

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中存在问题解决
京津冀 区域金融 协同发展 金融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明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战略,随后我国政府在工作报告中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归纳。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下河北农民增收问题探析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着京津翼一体化,对河北地区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促进该地区农民增收的有效对策。关键词:京津翼一体化;河北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