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国家图书馆论文范文写作 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简史(1909—1966)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国家图书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30

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简史(1909—1966),本文是一篇关于国家图书馆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国家图书馆论文参考文献:

国家图书馆论文参考文献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国家一级刊物关于国家安全的论文图书馆建设杂志

摘 要 本研究在分析国家图书馆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依靠史料记载,阐述了1909—1966年古籍修复工作发展概况,并着重论述了其修复人员、修复规划、修复原则、规章制度以及内阁大库舆图和《赵城金藏》两大专项修复,以期勾勒出国家图书馆建馆的前50余年古籍修复历史面貌.

关键词 国家图书馆 古籍修复 装订修补

古籍修复是一门传统技艺,但一直不为世人所熟知,古籍修复史更是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国家图书馆建立已有百年历史,古籍修复事业取做到巨大成就,有着修复《赵城金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西夏文献”[1]等重要典籍的辉煌成绩,但对其修复历史的研究则几于空白.目前有关国家图书馆1909—1966年古籍修复历史研究仅见几篇:一是李致忠关于“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室滥觞”之简要推测([1],页1);二是杜伟生等关于《赵城金藏》修复工作的论述([2],页54—59;[3];[4],页34—36);三是有关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北京图书馆举办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的论述和回顾([5],页174;[6],页194—201;[7],页98—101).笔者以《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09—1949)》《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二)(1949—1966)》《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1909—2008)》《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1909—2009)》为主要史料来源,分三个时期详述国家图书馆1909—1966年古籍修复发展概况,以期弄清国家图书馆从1909年建馆到1966年前50余年古籍修复史基本脉络.

一、晚清时期

1909年9月9日,清政府批准学部《奏筹建京师图书馆折》,标志着京师图书馆(以下简称“京馆”)正式筹建.但因财力不足,京馆暂借积水潭旁边的广化寺储存书籍([8],页8—9).京馆书籍“大都从清内阁移来,开馆之始,特设装订室,招致精于装钉①之人,从事整理.”([9],页117)此乃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之滥觞.

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至三年九月,缪荃孙任京师图书馆监督.为加强图书典守,宣统二年十二月九日他特发指令,派专人驻守馆内,并要求“所有书籍经卷除现正装订②外,全行查归原处,将门窗一律加用印封,以昭慎重等”([8],页12,14)这条记载也说明早在京师图书馆正式筹建一年多后,书籍装订工作即已开展.

民国元年(1912)五月,江瀚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当年,庄俞参观京馆,在他的《京华记》记载了当时的一些情况:“江君导观全馆等入后进,则为善本珍藏室.正中三间,所谓八千余卷之唐人写经在焉等纸张多裂痕及湿痕等有一卷,系魏太安四年之笔,缪莜山③长馆时,曾装潢之等”([10],页40—41)可见缪荃孙任京师图书馆监督时,书籍装订工作就已开展,并且还曾装潢一卷北魏太安年间的写经.从上可知,京师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从其一创立之时即已开始,但当时草创之际,修复工作开展的当并不多.

二、民国时期

1912年,京师图书馆由教育部接管.1917年1月26日,在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旧址重新开馆,馆藏达13.6万余册.1925年,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协议,京师图书馆改组更名“国立京师图书馆”.1928年7月,更名“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年1月10日,国立北平图书馆在中南海公园内居仁堂再次开馆,至合组时,馆藏总数约22.7万册件.1926年3月1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自办的北京图书馆于北海公园内正式成立.1928年,易名“北平图书馆”,因与国立北平图书馆重名,更名“北平北海图书馆”,至合组前,馆藏总量达14万余册.1929年8月31日,国立北平图书馆与北平北海图书馆正式合组,因新馆尚未落成,分别以国立北平图书馆第一、二馆暂称,仍在中海、北海原址继续开放([8],页17—18,21,29,25—27,34,37—39,41—42).这一阶段,修复工作正逐步展开.

1913年10月,教育部下令京师图书馆暂停阅览,听候改组迁移.此后京馆改组,在时为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鲁迅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他尤其关心该馆所藏书籍,并指出京馆藏书“多系古本,恐闭置日久,难免腐蚀”,所以叮嘱该馆馆员要“勤加修补,以便保留.现有装订工匠一人,若力有未逮,可酌量添雇等等.”([11],页93—94)

1909年张宗祥与鲁迅相识于浙江兩级师范学堂,1913年冬入教育部([12],页3),受教育总长傅增湘委派,并在鲁迅敦促下,于1918年12月至1921年2月任京师图书馆主任.张“绩学多才”,在馆任职期间,京馆“征求、购置、钞补、流通与夫互借阅览,极本馆一时之盛”([8],页23).1961年前后张宗祥在《我所知道的鲁迅》一文中回忆:他去京馆之前,提出两件重要急事,要求鲁迅主管解决.一是为京馆珍本制作书箱以防火灾.二是许多古籍脱线、残破、裂口、虫蛀,需要修补,欲招至少三四个技工进馆修书.及至他到馆任事,书箱做了,修书技工也请到了([12],页3).《鲁迅日记》也记有他本人主管京师图书馆时托人订书、修书之事:“乙卯(民国四年(1915))四月十七日,午后经图书分馆,还《秦汉瓦当文字》,并托丁书①.五月二日,往图书分馆,托丁书.”等等([11],页100).

1922年11月29日《浙江公立图书馆致函京师图书馆建议增购新书》原函记有京馆装订修补人数与薪俸:“本馆办事向分三课,总务课现有五人,目录课八人,庋藏课八人,录事六人,修书匠六人.馆员薪俸四十元至百元,录事十六元至三十元,修书匠十元至三十元.”([10],页173)

1920年6月12日《函复教育部总务厅报送建筑统计表》记载京馆“装订室,东南院,装订书籍,平房,中式,四平方丈,二十平方尺,计分三间”([9],页1099).到了1928年,装订室又改在居仁堂馆舍西北角,与两间职员住室相对或相邻([9],页264).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国家图书馆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国家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视角下中国文学(英文版)(1951—1966)
摘 要:本文以《中国文学》(1951-1966)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建国十七年《中国文学》(英文版)本体研究以及所展示的新中国的形象,并借助传播。

图书馆古籍整理和修复
摘 要:中国古籍种类丰富,数目居多,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由于古籍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有计划选择性地整理和编辑这些古籍,对于继承文化遗产,。

古籍修复前准备工作重要性
摘 要:古籍修复是一个手工操作的过程,需要在修复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保证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文字和影像记录修复前准备的工作,为后人了解前人的修。

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阅览增值服务
摘 要:本文结合缩微文献阅览服务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及探索,总结相关增值服务的开展与经验。认为在信息膨胀的新形势下图书馆应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引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