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山东方言论文范文写作 山东方言俗语看齐鲁文化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山东方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8

山东方言俗语看齐鲁文化,本论文为您写山东方言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山东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山东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杂志社现代企业文化期刊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文化期刊

[摘要]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文化传统源远流长.通过对活在人民口头的“历史文物”一山东方言俗语的研究,可以看到作为华夏文明基础的齐鲁文化对山东人民的性格塑造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在山东的方言俗语中,“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修身养德”、“忠孝之道”、“以礼为范”、“和谐中庸”和“重本轻末”等思想都明显地表露出来.对根植于山东人思想深处的“齐鲁文化”探本溯源,深入了解山东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等,可为山东和谐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山东方言;俗语;齐鲁文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H1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054-04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山东就有了古人类的聚居地.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前后,山东境内齐、鲁两诸侯国文化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中心和基础一齐鲁文化,诸子百家思想几乎都出自山东,随着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齐鲁文化的影响逐渐向世界范围辐射扩展.

由于现代文明的流动性和融合性,许多传统文化逐渐式微,要领略研究传统文化的风采,逐渐困难起来.而通过发掘整理传统文化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如建筑、职业习惯、民俗、方言等,我们发现了许多史料和书面著作中遗失的古老文化余韵,并且还原了历史的某些真实.

山东方言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考古发现,山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发达的经济文化,像大汶口龙山文化中制陶业的兴盛,其代表性的“蛋形陶”的技术水平,即使是现代工艺也很难达到.根据经济发达地区方言在各地语言中将占据主要地位的理论,不难想象当时山东方言的强势地位.春秋战国时,由于齐的强大经济能力,时人以学齐语为荣,如《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举的“楚大夫”的例子:“欲其子之齐语也”,虽然论述的是语言环境问题,但也足见齐语当时的影响力.同处山东的鲁国虽然国力较弱,但由于早期受到周王朝的特殊对待和远离战乱,又因西周时为犬戎之乱招致文化损失,保存和发展了周礼和文化传统,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春秋时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齐国的经济实力和鲁国的礼乐传统交相融汇,形成了齐鲁文化这一中华文明的辉煌代表.出身山东的孑L孟留下的儒家经典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文人的必读教材.

西汉扬雄所著的中国第一部方言专著《辅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收录了675条词语,方言词语约有340余条,其中山东方言分成了两大区四小片区,和现代山东方言分区情况大体一致.这说明方言的变化具有延续性和稳固性,它不会随着官话的改变而急剧地改变,“书同文”并没有带来“语同音”,所以,我们今天才可以通过对某些方言现象的研究来了解历史.如山东某些地区将大小便称为“解手”,可以推断出明朝移民的强制性等(移民途中,为防范百姓逃跑,用绳索绑住双手,有要大小便的,便呼叫士兵解开手,久而久之就简化成“解手”).

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除了其实用性以外,还具有见证人类文明历史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如今大量方言只在老年人的语言中还有保留,中青年一代甚至成为无方言族,这使得很多有价值的语言资料逐渐流失.山东大学教授钱曾怡指出:“虽说语言发展是缓慢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鉴于方言调查的难度和汉语方言的地域跨度,相比之下,记录方言的进程并不能跟得上方言特点消失的速度.”所以,不谈语言的地方特色等价值,只从其蕴含的珍贵历史信息方面,就值得我们大家去保护、研究.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活在人民口头的“历史文物”一方言俗语的研究,去了解—下齐鲁文化对山东人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的文化秩序被犬戎之乱破坏殆尽,同时各诸侯国互相争霸,毫不顾及尊卑秩序,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在鲁重修周礼,整理六经,继承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秩序主张,即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基础的封建统治秩序,而且制订了符合“仁、义、礼、智、信”五常标准的君子之道.这些以“复古”名义进行的礼仪变革,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开端,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齐鲁大地的文化发展.和此同时,在齐鲁大地学术文化界,墨、道、法、农等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辩难,他们的学说也为日后齐鲁文化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即使到汉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各家学说的影响也在民间余韵悠远,经久不息.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齐鲁文化的核心.孔子立意“修己以安百姓”,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墨子要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出正确的国、民关系来教育统治阶级.今日山东方言中还有大量包含以人为本思想的俗语,如“治国安邦民为本”(巨野)、“只有千年的百姓,没有千年的江山”(滕州)等.

“以人为本”还表现在统治阶级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建立严格公正的国家法律,推行廉明清正的政治统治,推崇高尚和谐的道德规范.如“赏不论冤仇,罚不论骨肉”(泰安)、“人随王法,草随风,私凭文书官凭印”(巨野)等方言俗语.

这些方言从国家和人民的相互关系出发,指出国以民为根基,唯有听民意、顺民心,才能走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治国之路.

二、仁者爱人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孔孟思想中的“仁”,就是“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小则指家庭中的孝悌、兄友弟恭、家庭和睦,大则指“泛爱众而亲仁”.“爱人”为根本,以仁入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墨家提出的“兼爱、非攻”,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友爱众人,互帮互助,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这些思想也包含在山东方言中:“妯娌意合家不散,兄弟团结能移山”、“人到难处想宾朋”(乳山)、“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张仪伐苏秦”(泰安).

这些方言反映了山东人盼望家和邻睦、和人为善、广结朋友的心愿.在文学作品中最为当地人称道的是那些仁义豪爽的山东人角色,像《说唐》中朋友满九州的“小孟尝”秦琼、《水浒》中仁义遍天下的“及时雨”宋江,他们待友赤诚、怜孤恤贫、扶危济困、知恩图报,是人们心目中山东人的典型代表.

三、修身养德

齐鲁文化以美德为立身的基础.孔孟提出德政思想,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德者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箪食、一瓢饮”而不悔,应重义轻利,用浩然正气来教化世人,安邦定国.这些思想和山东的民间文化紧密结合,并且在方言俗语中大量体现出来:“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山东方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山东经典方言方面论文范文。

探寻山东,感受齐鲁大地人杰地灵之美
导语: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亦称“齐鲁大地”。五岳之首——泰山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是中。

山东莱西:借力孝道文化圆老年小康梦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我们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何让贫困老人在小康路上不掉队?山东省莱西市通过充分调研、反复论。

邵阳方言俗语文化内涵探究
摘 要:邵阳方言俗语由当地劳动人民创造并在民间广泛使用,生动反映当地的物质生活、民间风俗习惯及精神文化,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保护彝族阿都方言,传承地域文化
摘 要: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文化不断交融,有部分民族语言文化濒临消失,尤其是地方方言土语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彝族阿都方言土语是阿都地域文化的载体。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