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ba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网络成瘾论文范文写作 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逻辑分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网络成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9

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逻辑分析,此文是一篇网络成瘾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网络成瘾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成瘾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安全论文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和成才论文大学生手机成瘾论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因为过度使用网络甚至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从而引起大学生思想认识、心理健康及其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解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涵及其成瘾的发展机理,研判其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和影响,针对西方文化、技术防范和网络素养作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网络成瘾;发展机理;监控防治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刘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0054;王亚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54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广泛运用,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根本性变革,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都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2014年2月27日, 同志在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45.8%.其中,大专学历的网民所占比例为10.1%,大学本科学历的网民所占的比例为10.8%.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仍然为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累计所占比例为20.9%,互联网的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因此,处于个性化、社会化特殊时期的大学生对网络的痴迷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和日俱增,并达到成瘾的程度.

一、网络成瘾涵义的解析

美国精神病学专家伊凡·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借用D -IV中有关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在1994年就首次提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以下简称IAD)的概念,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人们过度地使用网络,就会造成身心功能的减弱.随着研究的深入,1997年伊凡·戈登伯格重新修正了对“网络成瘾障碍”的一些看法,提出了“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Use,以下简称PIU)更能表达过度使用网络及其使用的后果.

还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了研究.1996年,美国心理学教授金伯利·杨(Kimberly S,Young)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发表的《网络成瘾:一种新的临床疾病》一文首次指出了PIU这一概念,从病理性 的判断标准出发,提出网络成瘾是一种和病理性 极为相似,但没有中毒(Intoxication)的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

加拿大学者戴维斯(R.A.Davis)认为,用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来概括比较准确.因为,不管是网络成瘾(IAD),还是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既没有把网络的媒介作用和内容区别开来,也没有把用在网络上的时间是处理一般工作,还是病理性使用进行有效的区分.也正是因此,戴维斯(R.A.Davis)把病理性网络使用进行了一种划分,包括特定内容的PIU(特殊性)和无特定目标的PIU(一般性).(图1)

2009年11月,中国卫生部发布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中抛弃了此前广为流传的“网络成瘾”的表述,认为“目前‘网络成瘾’定义不确切,不应以此界定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意见稿认为,是否沉迷网络,需要由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来进行判断并给出建议.结合卫生部的意见稿总体精神和医学领域的一些判断标准,针对青年大学生的一些现实状况,本文主要从教育引导的角度对网络成瘾现象进行研究和概括.认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是指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使用网络而引起人的神经紊乱、精神恍惚、躯体不适、心理障碍、价值扭曲、行为异常等现象,从而有损于思想、心理、行为的一种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展机理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发展的思想认知

思想认知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大脑中引起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处理和此事物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方式和领悟能力.大学生接触网络,其思想认知结构受到知识储备、经验阅历、文化心理、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首次接触网络并其产生特别的偏好,是其网络成瘾形成的起始阶段.大学生由于不同的思想认知倾向,其个体的网络行为通常会出现异常偏向,导致其思想情感迷茫.在网络行为的强化下,一旦思想情感迷茫,就会更加依赖网络,网络认知偏向致使其思想情感失控,尤其是以思想情感交流为纽带的人际交往方面呈现出迷茫状态,如果陶醉于“乐此不疲”的个人网络放纵,其思想道德就会发生异化,进一步负作用于自身的理想信念,导致其理想信念动摇.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同志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 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里我们所说的大学生理想信念,主要是指知、情、意、行统一作用的道德理想信念,当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无法摆脱网络的束缚时,道德理想信念就会动摇,成瘾便最终形成.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发展的心理历程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虚拟、开放、互动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了网络自由人的自豪,对网络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和兴趣.大学生每天机械地执行“三点一线”的单调学习和生活,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乏味的状况.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郁闷、烦恼、理想和抱负,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展现自我.在向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由驱使下,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心理依赖.在看一看、试一试、尝一尝的矛盾心理驱动下,对网络的乐趣终究还是难以自控,进而就演变为一种心理依赖.当大学生把网络当作日常学习、生活、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大学生上网过程中的认知情感、精神享受、行为驱使、价值认同等就形成了一种连环链条,严重的时候也就是发展到网络痴迷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着各种网络行为的异常.而网络之所以使得大学生痴迷,是因为它的无拘、无束性和随意、无责任性,这里可以漫无禁忌的谈天说地、论人是非,国家大事在这里也会轻松得到表达,无所谓对错,言论的最大自由给大学生一个充分发泄的天地,一切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惬意、完美、快乐的网络世界使得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网络才能够满足自己的快感和精神需求而通宵达旦整日“泡”在所谓的 、自由、博爱的虚拟网络世界中.

结论:关于网络成瘾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如何克服网络成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辅导员参和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和干预的角色定位和路径
摘要:辅导员是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瘾危害、理性对待网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参与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要明细角色定位,不可越权,要做好学生上网情况的掌握者。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网络成瘾
摘 要: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强调人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

当代大学生网络借贷的约束方法
摘要: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