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初中语文论文范文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初中语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9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本文关于初中语文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初中语文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86-02

《礼记·大学》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等”这段话告诉我们古代的道德境界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今天的道德品质内涵则丰富多了,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明确要求学生学会爱国、守法、诚信、孝顺等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有如此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同样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贯彻这个方向,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思想感情的陶冶与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责无旁贷地渗透德育.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渗透德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将文章的中心思想与相关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应能够提炼出主题思想.纵观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文,其主题思想不外乎乐观、上进、勇敢、自信、孝顺、勤奋、惜时等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归纳、深化、积累,便能使这些珍贵的品德种子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发芽,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秉性.比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生命之舟》一文时,在学习了解放军和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后,笔者要求学生归纳课文主题思想,几乎每名学生都能归纳:在困难面前要勇敢应对.为了加强学生的体会,笔者接着问:“解放军和叔叔在天灾人祸面前能勇敢应对困难,那我们能不能学习他们的精神,勇敢应对自己身上的困难呢?”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身上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没过多久,学生便从学习、生活方面说出存在的一些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并为其他同学出谋献策.学生基本上都能围绕着“勇敢应对”这种精神品质展开讨论,整节课气氛活跃.就这样,学生通过学习、归纳、思考、动口,“勇敢”这种品德就不知不觉地在大脑中生了根.又比如在执教《“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时,师生共同归纳课文内容:邓稼先抛弃美国优厚待遇,在国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创中国核事业,为祖国做出了贡献.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爱国.邓稼先爷爷用自己的故事阐释了“爱国”的内涵.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爱国的人会把自己的思想付诸于行动,有‘国荣我荣,国衰我衰’的理念,那我们作为肩扛祖国重担的新一代,应该怎样去爱国呢?”学生热血沸腾,大声地说:“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坚决用行动维护祖国尊严.”“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这节课,笔者通过课文主题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爱国”品德的内涵,并且隐隐知道了身上肩负的重任.

许多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受到课文中人物、故事的感染,往往能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思想.主题归纳能够将多元的品德内涵融入学生身心,并且引领学生往健康、上进的精神领域发展.

二、利用文中相关知识点拓展延伸

我们在教会学生学科知识、技巧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语文课文浅显易读,许多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少词语、句子、段落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一定的道德内容,在适当时机,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比如在执教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文言文《论语》第六则时,笔者对学生进行守法教育,要求学生翻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等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句.为了加强思想教育,笔者接着对后面“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句进行了强化教学.“‘从心所欲’指的是什么?”“随心所欲.”“‘矩’指的又是什么?”“法.”“句中意思是说,想怎样就怎样,不超越法度.那《论语》是不是告诉我们,我们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学生哄堂大笑:“这怎么可能?”学生议论纷纷:“交通方面有交通法规.”“饮食方面有《食品安全法》.”“上网方面有《互联网管理条例》.”等“那为什么课文中说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呢?”“因为课文中说的是七十岁以后.七十岁的人见的事多了,知道哪些事情做了犯法.他们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心所欲.”“我们还没到七十,还很幼稚,有时候做错了事都不知道,如果有法律法规制约,我们就不敢去做坏事了.”等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就形成了守法观念.

我们不仅可以从句子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时候还能从词语上进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在执教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吴汉何尝杀妻》一文时,笔者便引导学生对“杀妻”一词展开了简单的讨论:“杀人在古代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当今社会,大家知道他将受何种惩罚吗?”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纷纷发表意见:“杀人有故意和非故意之分.”“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犯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等学生通过思考与运用,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守法观念.

贝多芬说:“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教师通过一些词语、句子、段落,点点滴滴地灌输道德理念,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利用写作教学自然地渗透德育

写作是一个激烈的思想斗争过程.中学生的写作主题往往围绕勤奋、坚持、宽容、信任、感恩、自信、乐观、爱、奉献、环保等进行,而这些主题往往就是道德品质的体现.学生通过思考、筛选符合主题的事例,就能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道德品质,其后在写作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事件等描写,或肯定人物的勤奋、宽容、感恩、自信,或批评某些人的懒惰、悲观、浪费,这能深化学生大脑中的道德观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德育过程.

七年级作文“难忘的一件事”,学生有的能通过父亲深夜为自己煮牛奶体现“爱”这个主题,有的能通过为父母洗脚体现“感恩”这个主题,有的能通过清洁工凌晨扫地体现“奉献”这个主题,有的能通过在公园里捡垃圾体现“环保”这个主题等又比如让学生以“看似平凡”为题写作,学生能通过父母养育的点滴、老师教诲的一个场景、朋友帮助的一个片段等不起眼的事件中体现一种温暖与感动,呈现了喜人的德育效果.有名学生是这样写这篇文章的:“深夜回家时,你可曾注意到那一盏灯,那一盏父母为你留的灯,也许你没注意过,因为它看似平凡等黑夜中父母为子女留的那一盏灯,给子女的心中扎下了温暖的根,在黑夜回家时不再害怕.而子女为父母留的那一盏灯,给了父母无限的安慰,让父母安下了心.”课堂上,笔者朗读了学生的这篇作文,说:“这篇文章中,父母为‘我’留灯这件很平凡的事情,其实体现了父母对‘我’深沉的爱,试想世界上谁能天天为我们留一盏灯呢?”“父母.”“对,只有我们父母,所以我们的父母很伟大,他们对孩子的爱往往不是喊口号,而是身体力行,全身心奉献.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们都能感受父爱、母爱.大家有这感觉吗?”“有,我妈天天晚上十一点给我冲牛奶.”“我爸跑两个城市给我找学习参考书.”“我妈每天在我出门时都要一遍遍地叮嘱我注意安全.”等笔者继续引导:“我们作为子女,在享受父母关爱时也要履行孝顺父母的责任.我们应该怎样履行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要好好学习.”“我要经常给父母洗脚.”“我要改掉嫌我妈啰嗦的坏毛病.”笔者会心一笑:“看,在座的各位不是都找到了作文的好题材了吗?”学生受到启发,写得更起劲了.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不仅教会学生写作技巧,还让学生感受到孝敬父母、热爱大自然、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等品德的可贵.通过写作,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学生的道德情操就能得到培养.

四、进行行为强化训练

学生个性各异,在课堂听课中,肯定有这样那样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我们作为老师要敏锐、及时地发现,及时肯定学生良好的表现,纠正学生不好的行为.比如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吵闹情况,笔者是这样教育的:“老师呕心沥血备好一节课,你们这样一吵,既不尊重老师的劳动,又影响了同学听课,更辜负了父母的期盼,还破坏了学校的校规、班级的班规,这是一种破坏行为,令人反感.你们再看看周围认真学习的同学,他们既对自己负责,又对身边人负责,他们值得尊重.”从学生灵魂深处说教,不仅教育了违反纪律的同学,也教育了其他人.从此课堂很少有人吵闹了.学生的坏毛病还有很多,比如上课睡觉、看手机等,我们老师必须及时指出,并运用智慧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不足,改正不良行为,巩固良好行为,形成优秀品德.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信念,就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规范行为、自觉学习.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老师去想办法渗透、监督、落实.

(责编 秦越霞)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初中语文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初中语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重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

国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我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发展到如今已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广大国民无不为这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语文学科是。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摘 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所关心的热门话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人师表,尊重学生,善于利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