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胰腺炎论文范文写作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危险因素和预防进展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胰腺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7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危险因素和预防进展,这是一篇与胰腺炎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胰腺炎论文参考文献:

胰腺炎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实用预防医学杂志学位论文进展情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关键词】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腺炎;危险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4.029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认知程度的提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临床推广的程度不断扩大,ERCP术后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是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PEP在低危人群的发生率为2%~4%,高危人群高达8%~40%,总发生率为2%~10%[1].因此,分析PEP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对于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ERCP诊断治疗水平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此进行综述.

1ERCP的发展沿革及术后胰腺炎的定义

1.1ERCP的发展沿革 1968年美国乔冶·华盛顿大学学者成功完成了第一例十二指肠的插管,从此开启了诊断性ERCP之路.1970年在日本学者Oi和Kasugai的推动下,这一技术逐渐被认知、接纳和完善.1974年Classen及Kawai研究团队首次采用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并成功进行胆总管取石,开启了ERCP新的旅程,即治疗性ERCP,相关知识和技术迅速在各国学者中流传开来.1973年我国成功完成首例ERCP,随后凭借其微创优势,ERCP在胆胰系统疾病诊疗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ERCP诊疗成功率已达到95%以上[2],成为胆胰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诊疗技术不断改进,内镜及其附件的不断发展、更新和完善,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tography,MRCP)的临床应用基本取代了诊断性ERCP,多以治疗性ERCP为主,且逐渐向各级有条件的医院推广,但ERCP对硬件和软件要求高,各地区内镜设备投入及技术力量不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RCP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无论是诊断性还是治疗性ERCP均属于有创性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发生并发症,如PEP、术后出血、感染及穿孔等等.

1.2PEP的定义Cotton等[3]首次提出了PEP的定义,即患者行ERCP后新近出现的持续性腹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值3倍,持续时间超过24 h,同时需住院留观或增加住院时间超过1 d.ERCP术后轻型急性胰腺炎主要的诊断標准:(1)新发或加重的腹部疼痛;(2)术后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3)需要住院2~3天.中型PEP的诊断标准是在轻型胰腺炎的基础上需要4~10天的住院时间.重型PEP则是需要住院10天以上或合并有并发症(坏死、胰腺囊肿等)或有人为干预(手术、穿刺引流等).另一个则引用2012年修订后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国际一致性分类标准[4],其定义为:(1)持续性的腹部疼痛;(2)ERCP术后24小时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3)腹部彩超、CT及MRI发现急性胰腺炎的特征.只要符合以上3项指标中的两项,即可诊断为PEP.轻型急性胰腺炎:无器官衰竭及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中型急性胰腺炎:有暂时性器官衰竭(小于48小时)或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无持续性器官衰竭;重型急性胰腺炎:有持续性的器官衰竭(大于48小时)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亚特兰大分类标准是针对所有胰腺炎病因而制定的,故有其局限性.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者都使用Cotton等及其相似的定义和分类标准来描述PEP,修订版的亚特兰大标准在临床上也做到到广泛推广和使用.欧洲消化内镜学会2014年6月指南更新中明确指出PEP的定义及严重程度分级主要参考Cotton等提出的标准和最新修订的急性胰腺炎亚特兰大定义及分型[5].

2PEP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

2.1发生机制目前,PEP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中反复进行十二指肠插管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和水肿,从而迫使胰液引流受阻或逆流被认为是PEP发生的主要机制.Oddi括约肌痉挛和水肿导致胆管、胰管流出通道不畅,造成胆管和胰管内压力增高,可出现胆汁逆行至胰管,从而激活某些因子导致胰腺组织的损伤.同时,造影剂注入过多可导致液体静态压改变损伤、造影剂本身所带来的化学性损伤等多种因素促使胰腺炎形成.

2.2危险因素有研究[6]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和荟萃分析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大多数前瞻性研究认为PEP的危险因素与患者、手术操作过程中术者的操作方法、技巧及经验相关,现分析如下:(1)患者自身相关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可能与有胰腺炎病史、女性、年龄小于60岁、无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可疑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phincter of Oddi diunction,SOD)、胆道疾病、壶腹部手术及解剖异常等因素相关.Beltz等[7]进行多项前瞻性多因素风险模型研究发现,诊断明确的SODⅢ型较Ⅰ型、Ⅱ型患者PEP发生率高,患者胆道内结石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未能一次性取净或存在小结石残留,可能会导致壶腹部梗阻而诱发胰腺炎.Williams等[8]研究发现女性和小于60岁均为PEP发生的高危因素.但亦有少量研究认为性别不是PEP的高危因素.(2) PEP技术层面的危险因素.PEP技术层面的危险因素常包括插管困难、插管次数过多、造影剂浓度过高及注入量过多、多次注射致胰管内压力过大、括约肌预切开、术者临床经验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王建荣等[9]发现胰管插管时插入位置过深,和/或在胰腺实质或黏膜射造影剂可以引起胰管内流体动力学的改变和胰泡损伤,造影剂注射次数与PEP的发生率呈正比.周萍等人[10]报道胰管显影(大于2次)、插管困难/失败(大于或等于3次)、手术时间(大于45 min)均是PEP的危险因素,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胆道球囊扩张、胆道支架置入对PEP的发生无影响.同时,PEP还与手术的难易程度、操作者技能的娴熟程度、操作经验及社会因素相关.医疗机构对ERCP技术开展政策支持的力度,ERCP设备投入的具体情况,医疗质量控制的严格程度及医疗环境的安全性等社会因素,都会对ERCP操作者的技术及心理产生影响,其作用不可忽视.但归根结底,技术层面相关因素仍然占主导作用.因此,如何减少和预防PEP的发生是所有ERCP操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胰腺炎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胰腺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儿童骨科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筛查方法结果
[摘要] 因为儿童患者较为特殊,表达力、耐受力差、烦躁好动,损伤后骨骼往往需要植入內固定物、以及手术用时很长和开放伤口易于受到污染等原因,使得手。

妇科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术后嚼口香糖对肠功能恢复进展
[摘要] 妇科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术是一种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术后患者并发腹胀、肠粘连、肠梗阻是临床常见且比较棘手的并发症,临床上,应对这些。

胰腺癌流行现状危险因素综述
[摘要] 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胰腺癌近年来的发生率、死亡率均在提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表现取决于癌症部位、病程时间。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13年10月,2015年4月382例慢性鼻—鼻窦炎在鼻内镜下行手术后的患。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