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一课论文范文写作 一课三阶段探究式教学例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一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6

一课三阶段探究式教学例,本论文可用于一课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一课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一课论文参考文献:

一课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绘本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结课论文

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学必修Ⅱ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有三个框题的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本案例为第二课时第二框题“元素周期律”,采用一课三阶段探究式教学,按课堂教学模式Ⅱ(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交流展示→评价结果)展开,渐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第一阶段,教师引导下的全班集体探究

鉴于学生在九年级已经学过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这个知识点,在高中必修Ⅰ的学习中对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获取相关信息,而且此时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发展、推理思维活跃,因此,关于第一个知识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教学,笔者拟采用引导探究方式,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含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发现元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规律.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对于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因而在本课开课伊始,笔者将教材中的三个表格投影展示给学生(见表1、表2、表3),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寻找规律,紧接着提出了下面三个问题.

1.从表1中得出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什么?

2.结合表2的数据,分析3—9号元素和11—17号元素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是什么样的规律?

3.从表3得到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收集证据”环节,笔者让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画出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生在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后很快便发现了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在重复1→8的变化规律.在引导学生“形成解释”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师生展开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根据画出的核电荷数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们找到了什么规律?

生:1—2号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1,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从1到2;3—10号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2,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8;11—18号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3,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8.

师:于是,第一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归纳、板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外层电子呈现周期性变化.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3—9号元素和11—17号元素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吧!

生:(齐答)由锂到氟,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由钠到氯,原子半径由大到小.于是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师:(追问)这个“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和“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若是有,又是什么关系呢?

生1: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数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收缩”而逐渐减小.

師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并板书如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师:通过观察表3中的数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呢?

生2:先说正化合价,3—7号元素的化合价从+1逐步升到+5,11—17号元素的化合价从+1逐渐升到+7;再说负化合价,6—9号元素的化合价从-4逐步升到-1,14—17号元素的化合价从-4逐步升到-1.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生2自觉接受生1的“教训”,已经可以按照教师引导的表述方式,用合乎学科规范的表达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师:(追问)大家或许有个疑问“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生3:一般地,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减8,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学生的表达非常严谨)

师:于是,我们得出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边说边板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外层电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都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那么,这些规律如何解释呢?

生:最外层电子数目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原子半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以上师生问答、教师板书的过程,将学生“形成解释”“交流展示”和教师“评价结果”的过程自然地融为一体.由于以上三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通过激活之前所学知识便基本可以应对,于是这个环节笔者以师、班(教师和全班学生)互动的方式为主.这也是以班为单位的引导探究中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

二、第二阶段,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在驱动性问题(任务)设计上,应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通过同伴间的交流、研讨,在智慧分享的基础上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

高一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在学习了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基础上学习元素周期律中关于“金属性的递变规律,金属性强弱比较”这个知识点,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本课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行概括,引导学生从现有知识储备中去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对物质性质的普遍性、递变性和特殊性进行联想、举证、比较来发现和揭示规律.对这部分内容展开探究式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讨论提升原有认知,通过探究实验来验证猜想和假说,通过交流展示形成共识,进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对于“金属性递变规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思路是设计三个研习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将三个研习内容及具体要求设计成导学案,在课前印发给学生(见表4)当作预习任务,“提出问题”环节相当于提前到了课前进行.

结论:关于一课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一课一名师 一师一优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我国中学阶段的教学已经不再满足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教学,而是逐渐要求学生具备探究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这就使得。

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尝试和
[摘 要]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生物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初中生物探究式学习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式教学
[摘要]地理图像是重要的地理语言,是学习地理的特有与有效的工具。运用图像进行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首选。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探。

巧用探究式教学焕发思品课活力
【关键词】探究 思品课 探究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0034-01没有。

论文大全